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中国大学与跨国企业的研发合作(2)

2017-03-03 01:12
导读:清华大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其科研与教学实力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BP公司是全球能源行业的领袖,拥有强大的研发网络,并且与许

清华大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其科研与教学实力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BP公司是全球能源行业的领袖,拥有强大的研发网络,并且与许多世界一流大学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与BP公司合作能够使清华大学获得一流的研发资源,加快清华走向世界的步伐。另一方面,BP公司作为外来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需要经过一个本地化过程[6]。在这个本地化过程中,既要面对中国市场提出的实际技术问题,也要解决文化上融入中国社会的问题。清华大学在中国具有较强的科研教学实力并且具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能够促进BP的本地化进程。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清华大学与BP公司存在着优势互补,具有建立强强合作并且达到双赢的可能。
二、 双方合作的内容
在成立BP中心之前,清华大学与BP公司在高级执行官培训、能源环境技术和战略研究等领域已有几年时间的合作。2001年,为了整合和加强清华大学在能源软科学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完成BP公司资助的研发项目,清华大学的数位学者提出成立一个专门致力于能源系统和能源战略领域的高水平研究中心的设想,该设想立即引起了BP公司的积极响应。
2002年4月19日,BP公司中国项目负责人Stephen Wittrig博士专程访问清华,与清华大学副校长何建坤讨论建立BP中心的可能性和未来发展方向。2003年2月14日,BP中国公司总裁Gary Dirks来到清华大学,代表BP公司向清华大学递交50万美元的赠款(其中40万美元用于BP中心的建设)。2003年7月22日,BP中心宣告正式成立,英国首相布莱尔与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共同为BP中心揭牌。以此为标志,清华大学与BP公司的研发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清华大学与BP公司的研发合作主要在清洁能源领域,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中国整体能源战略研究”课题和建立清华-BP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一)“中国整体能源战略研究”课题
“中国整体能源战略研究” (Integrated Energy Strategy for China)课题是“面向未来的清洁能源”项目[注1]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建立中国能源经济的模型(Modelling China’s Energy Economy);大西部开发能源战略(Great Western Development Energy);合成气城市实施战略(“Syngas City”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通用计算机建模平台开发(Development of a Versatile Computer Modelling Platform)[7]。该课题时间期限十年(2002年至2011年),总经费150万美元,由BP公司分十年提供。
在“中国整体能源战略研究”课题内容当中,大西部开发能源战略与合成气城市实施战略属于宏观战略研究,具有软科学的性质。而建立中国能源经济模型和通用计算机建模平台开发是对战略研究的常用工具如模型和计算平台进行研究开发,这些研究则具有应用科学的性质。由于课题内容构成特点,使得整个课题的性质介于软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
BP公司之

上一篇: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下一篇:探析企业管理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