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自信与企业多元化研究综述(1)(2)
2017-08-04 06:57
导读:二、企业多元化理论 1.多元化的定义 美国著名战略理论家Ansoff(1957)第一次提出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概念,指出多元化经营主要是针对企业经营的产品数量
二、企业多元化理论
1.多元化的定义
美国著名战略理论家Ansoff(1957)第一次提出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概念,指出多元化经营主要是针对企业经营的产品数量和种类而言。E.T. Penrose(1959)与Ansoff的观点类似,她指出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时都是在企业不完全放弃其原有的产品线的情况下,扩展其生产活动,开展多种新产品的生产。Penrose认为多元化经营包括最终产品的增加,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增加,以及企业生产领域数量的增加。该定义弥补了Ansoff的多元化战略定义的不足,更接近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实质。值得一提的是,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研究做出独创性贡献的Rumelt(1974)发现实行相关多元化的企业绩效高于一般企业,而实行非相关多元化的企业绩效最差。他将多元化战略定义为:企业本身具有多元化的性质;通过结合有限的多元化的实力、技能或目标,与原来活动相关联的新的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战略。
国内学术界把多元化又称为多角化,多样化经营、多种经营。王公义(1998)指出单就多角化而言,包括产品的多角化、市场的多角化、投资区域的多角化和资产的多角化四大类。但一般来说,企业的多角化经营主要是指企业产品的多角化。而刘翼生(1995)等认为,多元化是指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以上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经营战略。
综上所述,多元化的含义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刘德强,陈俊芳,2002),前者指一种企业经营业务分布于多个产业的状态,强调的是一种经营方式;后者指一种进入新的产业的行为,即成长行为。
2.企业多元化的动因
充分的证据表明在上世纪80年代期间多元化企业比专业化的市场价值要低(Hyland,Diltz,2002),既然如此,企业为什么还要选择多元化呢?学术界主要提出了六大理论来试图解释,贾良定等(2005)做了出色的总结工作。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交易成本理论。Williamson(1975)提出企业进行多元化是为了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由于高交易成本而存在不确定性和市场失败,企业往往内部化使用其资产,而非外部化使用其资产或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获得某些服务。对那些高专用性的资产和服务,企业尤其如此。导致的结果是企业建立了用于有效地分配资本的多分部结构的内部资本市场。但是,可能由于操作性的困难,关于市场失败对企业多元化的实证研究很少。
(2)资源基础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多元化是由于拥有过剩的生产能力或者资源,而这些资源可以在不同产业间转移,也就是说多元化企业可以利用规模经济更有效地组织生产(Penrose,1959,P24)。Wernerfelt(1984)认为,企业成长(如多元化、并购)都应该寻求现有资源的利用与新资源开发之间的平衡。Hamel(1994)以资源论为基础提出了能力理论,发现意欲成为能力型领导者的企业倾向于围绕核心能力进行水平多元化,而非垂直一体化。
(3)资产组合理论。该理论强调企业多元化投资能够平衡风险和稳定收益。由于公司多元化与股票收益风险间呈U型关系,故公司最小化其经营风险应该进行相关多元化而非专业化或无关多元化(Lubatkin等,1994)。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物流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浙江“小型巨人”企业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小企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