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纺织企业的影响及对策(1)(2)
2017-08-04 06:59
导读:(四)产量多价格低。一直以来,纺织品出口都有量增价跌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缩了纺织品出口的
(四)产量多价格低。一直以来,纺织品出口都有量增价跌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缩了纺织品出口的利润空间。例如直接导致下游涤纶丝价格上涨的原材料PTA和EG,其进口价格从去年6月份至今年3月份,分别上涨了42.3%和51.3%,即从482美元/吨上涨到686美元/吨和从528美元/吨上升至799美元/吨。因出口的纺织品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提价空间有限,所以,原材料的涨价无法体现到出口产品价格之中,结果就造成企业利润减少,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亏损。服装出口更是如此,多数企业可以说是在夹缝里生存。事实上,类似情况早在2003年就已经出现过。当年,纺织品出口大省浙江省纺织品出口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45.3%,由于数量增长使出口金额同比增加49.89亿美元,但纺织品出口单价却比前一年同期下降0.63%,以致出口金额减少1.01亿美元。
二、人民币升值对纺织企业的影响
(一)低价优势难以存续
人民币升值,使得依赖低价竞争模式的纺织品出口利润空间变得更为狭小,给中小型纺织品出口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据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的行业利润率分别下降3.19%、2.27%和6.18%。同样以绍兴地区为例,目前1米化纤布的利润只有0.25-0.35元人民币。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达到5%,就意味着大部分出口纺织品极有可能出现“零利润”。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品出口的打击是直接的,也是巨大的。因为人民币升值会相对提高纺织品的成本,企业势必相对提高出口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报价,就中小型纺织品出口企业产品的结构及其特点而言,势必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低价竞争优势,其结果将使出口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减少纺织品的出口数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竞争将更趋激烈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纺织品出口冲击最大的主要是那些大宗、低档、初级的纺织品,这正是中小型纺织品出口企业的主打产品。因此,中小型纺织品出口企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出口产品的销售压力将大大增加。首先是国际上有生产、出口同类产品的邻国及其他强劲的竞争对手,如泰国、墨西哥等国家;其次是国内纺织业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白日化。因此,人民币币值的调整也即是对国内纺织企业竞争力的挑战。
(三)中小企业将举步维艰
我国纺织品出口以中小型私营企业居多,因其自身实力、品牌效应、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缺陷,使得其中相当一部分在今后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并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境地。而对于纺织品中小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将显著增加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目前约占出厂价的30%),使沿海纺织生产企业被迫搬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内陆地区,从而打破现有的面向国际市场的行业格局。这可能是更加致命的打击。
(四)企业出口效益显著降低
人民币升值后用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3%,那么原来卖100元的,就得涨到103元,对浙江省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将有较明显的影响;如保持国际市场价格不变,则意味着减少出口利润。实际上,2005年7月以来,浙江省的很多外贸企业,为了维持原来微薄的出口利润,基本上都以提价来应对汇率的变化。尤其是一些新产品,价格提升得都比较快。目前纺织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仅为5%-10%。人民币升值5%以上,纺织品出口就无利可图了。但并非大多数企业都能如愿提价,目前通过提高价格,让外国客户来完全承担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比较困难,因为出口的纺织品还是低端的,可替代性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大型煤炭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