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农信社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2017-08-05 01:13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农信社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村信用社加大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村信用社加大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整体素质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和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和外资银行相比,差距还在拉大。目前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一是职工年龄普遍较大。据对某县调查,30岁以下的年轻员工只占职工总数的29%,其中40-50岁的中老年员工占60%左右。衡量一个金融企业后没有发展后劲,职工的平均年龄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信用社职工的平均年龄较高,就决定了农信社未来可利用的人力资源面临匮乏。二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某县农信社共有员工781人,其中真正是全日制脱产的本科毕业生只有3人,大专生32人。有的档案上虽然填报的是本科或大专,但有许多是党校、函授、夜大获得的证书,实际水平非常一般。三是中高级职称人数较少。该县农信社获高级职称的只有一人,中级职称的130人,其占比远远低于专业银行。四是微机人材、写作人才更为缺乏,专业人才占比也大大低于专业银行。五是高级管理人才学历低、起点低、水平低,不适应现代金融业管理的内在要求。六是缺乏专门的理论研究人才,对各项业务的发展变化趋势缺乏前瞻性、预见性、预测性。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合理的人才结构应是“椭圆形”或“圆形”,即以高级管理机构为圆心,以各项金融方针政策为半径画一个圆或椭圆,内中的绝大面积是一般员工。但目前的现状是倒“金字塔”型。在一个县的范围内,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或不适合当内勤的偏偏当内勤、不适合当外勤的偏偏当外勤,这种现象比较突出。  三、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方法陈旧,特别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事实上的终身制普遍存在,冗员较多,人浮于事的现象十分突出,加上劳动力市场僵化,择业机会不平等,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劳动者潜能的发挥,客观上阻挠了农信社经营效益的提高。  四、人才资源流失严重。近几年,农信社的高素质人才也加入了社会人才大流动的潮流,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考上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税务师,有的考上了研究生,这些人才一般都要跳槽。即使有的高素质人才没有这“师”那“师”的头衔,也正在被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外资银行或其他专业银行高薪“挖走”。  五、员工凝聚力不强。近几年,教师、国家公务员、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部门普遍增加了工资,而信用社员工的工资还在原地踏步,基本上是上个世纪的水平,多数基层信用社员工的工资只有几百元,无论是纵向比或是横向比,工资都是下等水平。因此信用社员工对农信社丧失了向心力,缺乏职业情谊,对自己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一旦人心涣散,企业的命运也就危在旦夕了。  六、用人机制弊端较多。在有的县联社,“一长独大”十分明显,表面上“三长”健全,相互制衡,实际上仍然是一把手说了算,监事会形同虚设,监事长实际上是一把手的传声筒,根本发回不了监督作用。没有制约的权力,在用人上必然会出现“用人唯亲”、“用人唯钱”、“用人唯权”,后果是裙带成风,近亲繁殖,埋没了真才实学的人,提拔了溜须拍马的人,重用了送钱送礼的人。由于风气不正,人心不服,加剧了高素质人才的流失。  七、制度环境不佳。农信社现有的规章制度一般沿用的是上个世纪的老制度,有的是照搬其他专业银行的,这些制度很多方面不适合农信社实际,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员工聪明才智的发挥。另外,农信社闭关自守思想严重,外地先进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很难注入。有的县联社人事管理部门仍按小农意识配置人才资源,使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  人力资源是保持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开发人力资源,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在农信社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塑造有利于信用社发展的人才开发利用环境,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农信社的一项重要工作。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由人的能力变迁透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思维
上一篇:论初级阶段营销创新(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