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库存,硬币的两面
2017-08-06 06:09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零库存,硬币的两面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零库存,硬币的两面 缪青 (2004-8-17 1
零库存,硬币的两面
缪青 (2004-8-17 14:38:33)
编者按:“零库存”是个被经常提起的名词,它的背后似乎集中了所有企业管理的优点:高效率、低成本和完美的流程。零库存真的如想象或传说那样完美吗?
以下两篇文章,要说明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零库存会降低成本,但是这部分降低的成本并不会凭空消失,而是会转嫁到其他方面。零库存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
过量的库存被认为是掩盖企业管理中诸多问题(例如资金周转慢、产品积压等)的“万恶之首”,因此很多企业往往想当然地认为,如果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经营活动中达到所谓的零库存,就将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大部分问题,进而零库存便成了经营管理中一个不懈追求的目标。
零库存能否真正解决企业管理中的相关问题,零库存是否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呢?
零库存溯源及其现代版本
零库存(Zero Inventory)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当时的日本丰田汽车实施准时制(JIT,Just in time)生产,在管理手段上采用看板管理、单元化生产等技术实行拉式生产(Pull Manufacturing),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积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库存及资金的积压,而且在实施JIT的过程中,提高了相关生产活动的管理效率。
此后,零库存不仅应用在生产过程中,而且延伸到原材料供应、物流配送、产成品销售等各个环节,例如Dell计算机公司运用直销模式以实现产成品的零库存。
在网络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时候,零库存又被很多“新经济”公司作为战胜传统企业的法宝,宣称通过网上在线订单、即时配送等手段做到库存的降低和库存成本的节约(即所谓的“以信息代替库存”),从而取得战胜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而一些企业管理软件(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厂商,也不断宣传企业通过应用软件系统的实施,在整个供应链中实现零库存及其带来的好处。
那么,是不是通过零库存就可以帮助企业取得成本的领先呢?零库存是不是可以在整个供应链中得以实现呢?零库存是不是企业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呢?
零库存的正反两面
如果企业能够在不同的环节实施零库存管理的话,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库存占用资金的减少;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快资金周转;库存管理成本的降低;以及规避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等等。
那么,企业零库存的实现,在取得以上效益和竞争优势的同时,是否亦存在实施上的难点和管理上的成本呢?
在罗列零库存的具体难点和代价之前,让我们再理性和全面地审视零库存企业的典型案例:
丰田汽车装配线确实可以做到生产环节的零库存,但除了本身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之外,它的上百家零配件供应商不是将配套厂设在其周围,就是有原材料仓库安排在丰田厂的四周,零库存是基于“零”距离供应之上的。
同样,Dell计算机公司可以做到没有原材料库存,因为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or Management Inventory)的方式,计算机的零部件都以供应商的名义放在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的仓库之中。Dell的产成品一定是零库存的,因为当你通过电话或网络下达订单的时候,Dell的客户服务人员会告诉你大约需一周的交货时间。产成品的零库存除了Dell引以为豪的供应链系统之外,也是基于非现货交易来实现的。
个人计算机生产对最低生产批量和生产设备柔性化的要求不像汽车那么大,也帮了Dell的大忙。丰田汽车起码目前还不会说产成品也力求做到零库存,国外的消费者可不会像国内的爱车族那样先把钱交了,再等上几个月来提车,因为还有更多的汽车在通用或福特的分销商那儿等您开走呢。当然,不管生产系统多么柔性,要等到客户下达的订单数足够凑足装配线的最低批量要求,也决不会是几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