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2)
2017-08-08 01:31
导读:2、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范围扩大。 原准则只允许为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专门借款发生的借款费用准予资本化。在新准则中扩大了借款费用
2、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范围扩大。
原准则只允许为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专门借款发生的借款费用准予资本化。在新准则中扩大了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新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由此可见,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不仅仅涉及在建固定资产,还适用于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而且,除专门借款外,如果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被占用部分的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也可以计入资产成本。这项规定对于资本市场上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且用于出售的先进制造业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周转率低,他们的借款往往金额巨大,新准则的实施给此类企业的影响不仅仅是当前会计利润上升,关键在于改善了企业的业绩考核指标,从而提高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当前广受投资者关注的军工企业同样如此。
四、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财政部曾于2001年对1999年颁布实施的债务重组准则做了重大修改,把重组收益避开利润表,直接计入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金。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做法,将原先对于债权人的让步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若以转让非现金资产进行债务重组的,则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从而也可确定债务重组收益。按新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内,可大大提高其每股收益水平。为避免会计信息的误导,投资者一定要注意分析收益增长的实质性因素。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