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风险与规避(1)
2017-08-11 01:34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风险与规避(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管理创新、增强竞争能力、适应时代变
[摘要]信息化已成为
企业管理创新、增强竞争能力、适应时代变革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观念和动机、组织和人力资源上的诸多问题,使得信息化成为一场高风险的管理革命。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主要的风险来源,并探讨企业如何规避和应对信息化进程中的风险,以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信息化;风险
企业信息化作为推动和实现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已为我国许多企业普遍认同,并成为他们的战略选择。同时企业信息化又是一场高风险的管理革命,据统计,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项目中,只有15%左右能按期按预算成本进行项目实施和系统集成;约一半的项目会在实施中流产或失败。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与大型企业乃至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的中小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人才缺乏、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信息滞后、管理水平低和协同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从企业发展而言,没有信息化的企业是不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所以,即使是本已“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也一定要在信息化中保留一定的投入,以保证企业未来的发展。如何有效地认识并规避信息化中的风险,用好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无疑是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最关心的话题。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风险
1.来自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动机风险
目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企业仅仅增加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设备,企业就向外宣传企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而不能真正地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很多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用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是为了打造所谓的“领导工程”和“面子工程”;或是迫于行政或舆论压力;或是盲目跟风和攀比。中小企业经济实力比较弱,更多是民营企业,不像大企业有计划有预算地实施信息化,特别是在对信息化的理解不是很深入的情况下,很多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这些实施信息化的动机本身就是对“信息化”的曲解,必然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这样的动机来实施信息化,其风险性非常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来自于信息化建设中的观念和认识的风险
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领导往往关注的是如何把投资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购买软、硬件产品等,而很少去关心信息化建设中所潜在的来自于企业的观念意识与管理等软件方面的问题。很多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买机器、建网或开发几个应用软件,信息化是IT部门的事。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表现在:对信息化认识过于简单化;对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抱以过高的期望;把信息化等同于技术改造;对实施信息化存在不切合实际的想法,认为信息化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信息系统可以代替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等等。观念导向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企业各个层面对于信息化应用的接受程度,在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中形成一项关键的潜在风险。
3.来自于信息化管理中的组织与人员的风险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面临的就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很难找到一批IT业的高级人才,专职的IT人员薪水又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和交流,中小企业本身提供的环境可能留不住这些人才,人才的匮乏引发的项目支持风险,势必会影响信息化实施的进程和效果。在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中,企业自身的基础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对管理瓶颈问题的识别,管理人员的素质等等,都是影响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信息化会带来企业流程、管理制度的变革,难免会导致组织结构的调整,影响到部分人员的利益。这些都会给信息化带来阻力和风险。信息化风险就是企业转型的风险,或者说企业面对新时代、新环境的适应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