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交通经济带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中心(1)
2017-08-13 01:54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构建以交通经济带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中心(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交通经济带与现代物流中心的关系,提出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交通经济带与现代物流中心的关系,提出了构建以交通经济带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中心的思路,并阐述了其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期为现代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交通经济带 物流中心
物流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因而物流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物流强调物资供应链相关活动的综合运作,如何促使物流快速协调发展是现代物流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设以交通经济带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中心的策略,以期促进物流系统的快速协调发展。
交通经济带的内涵
交通经济带是以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作为发展主轴,以轴上或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发达带状经济区域,它是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出现的一种现象。交通经济带有三大构成要素,即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以工业商贸业为主的三次产业和沿线分布的经济中心和大中城市。三大构成要素相辅相成,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关系的演变是交通经济带的基本发展规律。
交通经济带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逐步发展、不断更新、日益完善的特殊空间系统。它的空间形态和产业结构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成长而变化,表现为产业的空间再组织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过程和城镇体系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交通经济带的空间演替过程大致经历5个阶段:启动期、雏形期、形成期、延伸或连接期、发达的经济带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交通经济带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其运作方式和形态会随着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交通经济带具有内部组织的有序性和对周围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的能力。一个完善的和功能强大的交通经济带或产业密集带可产生巨大的国民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而交通经济带是大地域范围的空间系统,因此它是国家总体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交通经济带与现代物流中心的关系
交通经济带是一个空间的耗散结构经济系统,是一个发育成熟的社会经济有机体,具有演化规律的可知性、宏观调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作为发达的经济区域,交通经济带的性质决定了它可以并应该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和发展的依托。现代物流中心的服务区域划分原则上应该按“经济区域”而不是按“行政区域”进行,虽然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可能出现重合,但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区域不像行政区域划分有着明确具体的界限,一个差别是行政划分以自然地势、人口数量、物产富饶程度、
交通运输条件以及
行政管理作用等因素为依据,具有相对长期的稳定性,而经济区域的发展表现得相当活跃。物流中心如果按行政区域进行划分,计划区域的资料更易于收集,容易为政府所关注和支持,但强化了行政干预力量,往往会违背市场规律的作用。尤其是对物流中心这样的企业化组织来讲,市场化运作会受到严重制约。按经济区域发展物流中心的要求,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体现自然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和布局条件、经济结构和地域结构、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物流中心的完整性和开放性。因此建设以交通经济带为核心的物流中心是时代的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
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与交通经济带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交通经济带为现代物流中心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动力。交通经济带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其为依托建立起来的物流中心,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开支,而且充分利用交通经济带良好的技术条件,在短期内就可发展得具有相当的规模,这样既能提高其经济性,又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增强物流中心的辐射度和竞争力。交通经济带的主要构成内容是三次产业特别是工业、金融商贸业和信息业。交通经济带合理的产业结构客观上促进了物流中心的合理化发展。由于交通经济带经济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从社会的角度去考虑物流发展,在增加供给的同时,调整需求结构,使社会物流活动做到有序化、组织化、社会化,从而可有效避免迂回、对流、空驶等不合理的物流活动,实现物流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