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表:国有商业银行对非国有企业的短期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的比例
年份 | 私人及个体 | 乡镇企业 | 农业 | 非国有部门总和 |
2001 | 0. 97 | 3. 32 | 2 .91 | 7 .20 |
2002 | 0. 85 | 3. 36 | 2 .80 | 7 .01 |
2003 | 1. 12 | 3. 50 | 2. 65 |
二、企业融资结构的金融制度约束
1、金融制度二元化特征明显,即金融制度安排具有内在的排斥民有经济的特性
从金融制度的作用上看,现行的融资体制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提供金融资源的特殊工具。从间接融资来看,大中城市的金融机构有明显的大企业信贷偏好理念,而地县(市)一级的金融机构主要支持的对象是中小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缺乏资金通道。从直接融资来看,资本市场最初目的是为了支持国有企业上市,增加外源融资的渠道,促进国有企业改革而建立起来的。而且,政府对资本市场干预程度较深,行政权力和行政机制的大规模介入甚至支配,必然限制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渠道获取资金。
2、资本市场体制性缺陷
(1)资本市场内部的非均衡发展。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强股市、弱债市;强国债、弱企业债”的结构失衡特征。一方面,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据统计,到2004年底,通过A股市场的融资额为10291亿元,企业债券融资额却只有1388亿元。另一方面,企业债券在整个债券市场中所占的规模一直很小。以2004年债券发行的结构为例,国债融资达6923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为327亿元,仅占国债融资总额的4 .7%.资本市场内部结构失衡,使资本市场发展不能很好地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无法解决企业长期资金融通的问题,而且风险将过度集中到股票市场上。当前中国股市长达五年的持续低迷,已使企业长期资金来源严重受阻。
(2)资本市场缺乏层次,必然导致大量的资源不能有效而迅速地配置。以美国为例,其资本市场至少包含全国性证交所、地方证交所、第三市场(上市股票的场外交易)、第四市场(大机构和投资家之间直接交易)、纳斯达克全国市场、纳斯达克小型市场、OTCBB(小额股票挂牌系统)、粉红单市场(PinkSheets)等多个层次,其中后三个层次的市场是专门为中小企业的资本交易提供服务的,入市标准也逐层降低。可以说,美国的资本市场能够在世界上保持最大的规模、最强的竞争力和最高的市场效率,在一定意义上有赖于其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尽管我国在深交所开设了中小企业板,但证券交易仍被严格控制在证券交易所范围之内。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