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组织系统观视野下的企业流程管理体系构建(2)
2017-08-19 06:43
导读:流程管理体系的特点与作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修订2000版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时,提出了“管理的系统方法”,并将其列为21世纪质量管理八项
流程管理体系的特点与作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修订2000版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时,提出了“管理的系统方法”,并将其列为21世纪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一。所谓管理的系统方法,是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在“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指导下,基于组织系统的视角,而不是基于流程的视角,识别、理解组织内部各个流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建构的流程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特点和作用。
(一)流程管理体系的特点
所谓流程管理体系,是对组织系统内所有流程进行指挥、控制和协调的管理体系。一个规范、适用、具有竞争力的流程管理体系,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覆盖了组织的所有流程,这一点不同于其他管理体系只是部分地涉及组织的相关流程,例如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只是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流程,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只是与环境控制有关的流程。因此,在设计建立流程管理体系之前,需要对组织内部的所有流程予以充分识别。
符合组织宗旨和战略规划要求,具有很好的战略执行能力,因此需要把组织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个相关流程,确定为流程管理目标。
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确定流程之间的顺序和相互关系,使组织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流程管理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管理手册、
规章制度、员工作业指导书、记录等不同层次的文件。管理体系文件化,不仅有利于管理工作规范化,而且有利于组织管理经验的积累、传承,培养和凝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使组织管理更多依赖系统,而减少对“能人”的依赖。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具有持续改进机制。因此需要对产品质量、流程运行、流程管理体系运行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处理不合格环节;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发现系统改进机会并确定实施改进措施,从而持续地改进产品质量、流程运行、流程管理体系运行,不断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
(二)构建流程管理体系的作用
能够弥补流程再造理论和流程管理理论的不足。流程再造理论和流程管理理论的局限,主要在于只解决了流程内部的职能之间、活动之间的接口,却不能解决流程之间的接口,而构建流程管理体系,则可以明确流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再对各个流程区分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规范、优化或再造。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流程改善,进而实现组织系统运行的改善,从而弥补了现行流程管理理论的不足。
较之推行困难的组织变革更为现实可行。构建流程管理体系及其改进机制,为组织对流程运行、组织系统运行提供了日常管理的平台,并在日常管理中持续地发现问题、持续地自我改进。而且,由于流程分析、流程管理体系的构建,未必涉及组织结构、员工利益的大规模调整,因此较之根本性的组织变革更为现实可行。
为有效整合双重管理体系或多重管理体系提供了基准体系框架。因为,各种认证标准或监管要求,都是以企业组织的管理流程为基础,只是涉及的流程范围及流程要求各有不同。因此,对企业组织内部的所有流程进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