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的思考(2)
2017-08-25 01:56
导读:④构建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我国家族企业在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过程中,不断改变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④构建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我国家族企业在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过程中,不断改变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许多家族企业从只用家族成员和亲友,转变为直接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和社会,不分亲疏,唯才是举,知人善任。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中,针对家族制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的弊端,逐步建立起了以激励—约束机制为主要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体系,实现了人力资源的社会化管理。
1.2制约我国家族制管理变革进程的主要因素和障碍
①家族制管理仍是我国目前私营家族企业最主要的管理模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已有近70%的私营家族企业在产权关系明晰的基础上,相继采用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这说明家族管理已开始向现代化管理转变。但是,由于私营企业主的个人资本仍占企业资本总量的76%以上,有96%的家族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仍然由私营业主兼任,这表明,我国目前大多数私营企业仍是家族企业。同时,只也意味着家族制管理也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仍将是家族企业持续固守的主要管理模式。
②家族企业主素质和能力低下是制约家族制管理变革的主要障碍。事实证明,中国的私营家族企业,能否健康成长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的素质与组织领导能力的高低。当前,在我国家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主存在着一定的人格缺陷,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或不学无术、盲目决策;或任人唯亲、不信任外来人才;或高高在上,喜欢一言堂;或傲慢专横,听不得不同意见;或作风腐败,铺张浪费等,严重者造成了众叛亲离,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实现家族制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思路和方式
①更新观念,提高对变革家族制管理家模式迫切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随着企业由创业向成长阶段的发展,家族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认清家族制管理的局限性;认清固守家族制管理是与企业成长规律要求相违背的。在创始阶段,因企业规模小,社会化程度低,企业的大量创业活动由家族发动,因此,家族制管理便成为这一阶段企业首选的管理模式。然而,一旦企业步入成长阶段,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自然经济和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相对封闭为特征的家族制经营管理方式,必然被现代化科学管理方式所取代。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同时,还必须认清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也不容企业长固守这种与其成长相悖的管理模式。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这种管理方式的相对封闭性和排他性,对企业的继续发展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另一方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全球化经济迅猛发展的环境中,家族制企业,随时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所以必须尽快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增强企业生存和成长壮大的能力。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②大力培养现代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原本是中世纪在西欧社会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力量作用下发展起来的,曾被资本主义作为社会遗产继承了下来,并得了自己的成功。然而,发展中国家因为制度原因,而缺少这种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所谓现代企业精神,其主要内容,一般被人们认为,包括创业者和企业经理人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业精神,竞争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长期处于自然经济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