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现代审计在强化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机理
2017-08-25 06:47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研究现代审计在强化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机理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各种风险因素将会给企业带来不
摘要: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各种风险因素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利用现代审计的手段,强化风险管理,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风险因素,使企业增值,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旨在阐述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目标,清楚的认识现代审计,探讨现代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风险管理 现代审计 作用机理
1 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和目标
1.1 风险的含义
现代审计学中的许多风险概念是从其他学科引进的,但现代审计学研究这些风险概念的目的、视角与方法均与其他学科存在差异[1]。在现代审计学中,研究相关风险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均服从于这一研究目的。现代审计学中的相关风险概念或者与审计目标相关,或者与审计对象相关,或者与审计技术的运用有关。因此,尽管现代审计学借鉴了其他学科中的有关风险概念,但这些风险概念已经与现代审计学溶为一体,成为现代审计学的有机构成部分。
什么是风险?按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风险是指可能对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的衡量标准是后果与可能性,对待风险关键在于监控。
企业风险,可以理解为未来发生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企业风险种类一般可分为行业、组织、沟通、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具体分为:
1.1.1 战略风险:不符合宏观经济政策、产业、行业政策;战略与规划错误,经菅目标不明确,并购失败,技术落后,没有战略合作伙伴等失误。
1.1.2 财务风险:现金流不畅,资金回笼慢、债务困扰、直至资金断链(此类情况多且较为严重,称之为企业癌症),负债率高、应收账款高、产品存货高(企业“三高症”),内控不完善,效率低、利润低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1.3 经营风险:企业内部管理混乱、销售不畅、费用超高,股东撤资、银企关系不协同、客服不到位、资产沉淀,造成资不抵债或亏损的困境。
1.1.4 产品风险:产品不合格,产品有质量和缺陷问题,新产品、服务品种开发不对路,产品陈旧,或更新换代不及时、产品积压、产品不保险等导致的风险。
1.1.5 体制风险:企业因选择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组织体系、激励机制不当而运作困难或内耗增大,或公司期限届满而面临解散清算。
1.1.6 公关危机:企业因多种原因,如产品质量不合格、劳资纠纷、法律纠纷、重大事故案被公众媒体曝光,而使企业公信力和美誉度急剧下降。
1.2 风险管理的含义
风险管理从1930年开始萌芽,最早起源于美国。关于风险管理较为全面而又确切的定义,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威廉斯和汉斯于1964年提出来的,在其著作《风险管理与保险》中指出,风险管理是通过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而以最小的成本使风险所致的损失达到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而英国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的定义,则把重点放在经济控制方面。1981年,班尼斯特和鲍卡特在他们的著作《实用风险管理》中给出风险管理所下的定义是“风险管理应对威胁企业资产和收益的风险进行识别、测定和经济的控制”。
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1980年。一些学者将风险管理和安全
系统工程理论引入中国,在少数企业试用中感觉比较满意。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作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学在中国仍旧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理论界比较接受的也是类似比较全面的定义: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为防范各种各样、不同等级的风险,
企业管理者应利用现代审计手段,强化风险管理,企业通过对潜在的意外或损失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