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向海外(1)
2017-08-27 01:05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中国企业走向海外(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摘要: 过去二十年间,中国已经逐渐从一个石油天然气及其它自然资源的净出
摘要: 过去二十年间,中国已经逐渐从一个石油天然气及其它自然资源的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净进口国。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长引发了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攀升,国内生产的供应量已远远不足。
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在过去的一两年间已纷纷加快了海外投资的步伐,进行了一系列高调的收购及项目开发,另外一个例子便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对哈萨克斯坦石油资产的收购。
如果能够开发新油田,当然是最具吸引力及获利最丰富的作法。但是因为大部分难度较低的可能开采地点都已经被西方大型国际石油公司所掌控,中国的石油公司在这方面可能面临竞争上的困难,一些仍然可能进行开采的地方可能位于较偏远的地区,及通常面临
政治不稳定的问题。
如果以收购的方式进行,中国的石油公司可利用上市集资的方式取得资金,正如中石油日前的作法。但是因为此类项目的金额通常非常庞大以上百亿计算,法国兴业银行项目融资及顾问部主管韦建仕(Ashley Wilkins)先生认为除了上市以外,由银行团使用资产担保的方式借款,也可以是解决资金需求的方式之一。
“要保证工业生产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保证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长期供应及低廉价格。在海外进行资产收购和项目开发被普遍视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1986-2006年的中国石油产量及消费量
单位:千桶/日 消费量、净进口量、产量
年份
资料来源:EIA 国际石油
2006年仅限于1月-8月
事实上,中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意识到,依赖国外的自然资源供应总有一天会限制自身的发展,从那时起中国便开始寻求保证稳定供应的方法。但是,中国经历了很多未如理想的投资,在石油领域尤其如此,包括支付价格过高(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委内瑞拉的项目),相关基础设施的开发成本过高(如中国需要建设的3,277公里管道以开发哈萨克斯坦的Uzen油田), 和外国政府的政治阻力(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于Unocal的收购企图)等等。这些投资上的失败促使中国国务院开始谨慎对待海外投资项目的审批。而相对较低的国际石油价格和稳定的供给也鼓励了直接购买石油,降低了自主开发的兴趣。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技术创新论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