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进生产资料流通行业

2017-08-29 06:52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进生产资料流通行业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一、关于生产资料市场形势 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和经济发展形
一、关于生产资料市场形势
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和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也出现了需求促进市场,市场拉动经济的好形势。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统计,我国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按照现行价格计算,1985年为4480亿元,1990年翻了一番,达到9851亿元;1993年再翻一番,达到2.2万亿元;1998年又接近翻番,达4.27万亿元;2002年7.1万亿元。如果照这个口径计算,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在18年间差不多翻了4番。即使剔除价格因素,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也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
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总体来看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计得要好。国民生产总值可望达到8.5%的增长速度,总量超过11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增速又创新高。一是市场需求强劲,销售增速加快。1—10月份,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完成7.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全年预计超过8.5万亿元。二是国内资源产销两旺。1—10月份,钢材产量1.9亿吨,同比增长20.5%,预计全年产量可达2.1亿吨;汽车产量363万辆,预计全年产销量将达到430万辆。三是主要品种进口量攀升。1—10月份,重要生产资料进口增长24.9%。其中,钢材进口3105万吨、同比增长51%,铁矿石和原油的进口增长幅度分别为31.7%和30.3%,有些原材料进口量已达到或超过国内产量的一半。四是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从重点监测的200种生产资料价格来看,约80%的品种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1—10月份,价格水平累计同比上升7.5%,其中油品、钢铁和部分化工原料涨幅较大。从目前走势看,全年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有可能比上年上升6%左右。
生产资料市场形势显著回升,是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重要标志。拉动市场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有:一是生产的拉动。1—10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增幅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同比增长18.5%,从而促进了基础原材料消费需求的上升。二是投资的拉动。1—10月份,投资同比增长30.2%,高于上年6个百分点,而且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加快,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基础性原材料和重大装备的需求大量增加。三是消费的拉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居民消费由“衣食温饱”向“住行小康”转变,住房、汽车和电子通讯产品等成为消费“新亮点”。四是进出口和外资的拉动。1—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6823.3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全年预计达到8000亿美元。到10月末,我国实际利用外资435.6亿美元,期末国家外汇储备4009.92亿美元,都达到新的高度。五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从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先后利用国债资金8000亿元,建设规模超过3万亿元,成为扩大生产资料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明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国家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的力度和重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生产资料市场从总体上来说还会处于上升期,销售总额增长幅度会继续高于GDP的增长,重要生产资料国内资源和进口量将持续增加,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将在高位呈稳中有升的态势。生产资料市场持续向好的形势,为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当然,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例如,价格变化过快,对国外资源依赖程度加大,下游产品成本承受能力限制等。国家有关部门对此十分重视,我们也要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二、关于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
传统国有物资流通企业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曾经是生产资料流通的主渠道。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无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1993年以来的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10年,也是传统物资流通企业脱胎换骨,分化重组,转轨变型的10年。经过10年改革,原来自成体系的全国物资流通行政管理体系,已经不复存在,以市场为主导的流通体制基本确立。地县一级原来的国有物资经营管理单位基本上转轨变型,大多数县级及以下单位已经改制为民营企业或退出原来的行业。省区市一级经过深化改革,并购重组,有一部分走上新的发展道路;一部分正在重组整合;还有部分企业仍处于生存探索当中。从总体上来看,原来的经营管理体系已经打破,多种所有制流通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模式基本建立,我国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出现了新的局面。
上一篇:关于区域物流规划技术的理论探讨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