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十年来晚清企业制度及其思想研究综述(1)

2017-08-30 05:54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十年来晚清企业制度及其思想研究综述(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近十年来,学术界从 企业 制度层面对晚清企业进行了
摘 要:近十年来,学术界从 企业 制度层面对晚清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 研究 ,对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也作了总体、人物或群体的考察,探讨了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的制度特点,晚清公司制度思想,晚清人士的企业制度思想.晚清 经济 政策、经济法规与政企关系等 问题 。今后要加强对晚清企业制度的具体 分析 ,扩大企业个案考察的范围,注重分析晚清企业制度思想的具体 内容 ,打破单一评价尺度的束缚。 关键词:晚清;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思想;研究综述 对企业制度及其思想 发展 进行系统研究始于 20世纪90年代初期,直接源于现实经济问题的感召。经济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以及建立适应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现代 企业制度的现实需求,促使学术界更多地从企业制度层面加强对晚清企业的研究,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中也开始注重对晚清人士新式企业制度思想的考察。本文就近10年来的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 一、关于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的制度特点的研究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概括了这类企业的制度特点。刘伟认为,这些企业是拥有众多财产主体的联合体,企业资本被分成若干股,向社会公开出售,股东通过购买股票,享有企业的一部分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通过一定的股东权利与责任体现出来的,形式上实现了资本所有权和资本经营权的初步分离,广大股东是资本所有者,他们根据股金多少享有程度不同的股权,但这种股权主要只是一定的监督权、参与权,而不是经营权,掌握企业经营权的是督办 (总办)和会办。[1](P100—106) 姜伟以轮船招商局为例,剖析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的特征,认为从产权制度看,资本主要从买办商人中筹集,基本没有官股,但创业资金往往是洋务大员运用官款垫付的,官本成为一种属性怪异的资产。从治理机制看,企业形式上拥有法人治理结构,实际全然为官执大权。企业管理混乱无序,不重视生产管理,简单地实行买办承包制,经营依赖于官方扶持,借助官力阻止国内同业竞争,分配上实行官利制,不问盈亏固定支付股息,盈余中不提折旧、不提积累,人事管理上依靠裙带关系搞家族统治。 [2](P36—43) 张忠民将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界定为 “准公司”企业,理由是,这些企业的出现直接受到西方公司制度的 影响 ,大多在不同程度上模仿了西方的近代公司制度,并且采用了近代公司的一些基本做法,在某些方面已经具有近代公司的形式和特征.但在当时 中国 尚无公司法可言的外部环境下,此类企业无论是在组织形式、治理结构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上都还极不完善,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与近代公司制度尚有较大差距,严格说来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公司。[3](P127—130) 二、关于晚清公司制度思想的研究 李玉将晚清国人公司意识的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 (1)肇始阶段。在通商口岸洋行外国资本家的利诱之下,买办和各通商口岸的富商成为外国公司最早的中国股东,他们成为最先认识和了解公司这种高级企业形式的中国人,公司概念开始逐步融人中国社会文化之中,国人的公司意识开始逐渐形成。(2)扭曲阶段(官督商办阶段)。官督商办企业的出现揭开了晚清政府企业制度改革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工商业已开始步出传统的官办、私营或合伙的模式,逐步向公司制度过渡。但官督商办企业使全社会的公司意识遭到扭曲和打击,挫伤了国人对公司制度的 学习 模仿和操作的积极性,对中国近代全社会公司意识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3)恢复阶段。国人正确认识公司的性质和作用,呼吁由民间自立公司,力戒官督商办名目,指出民办公司应仿外国公司之制,实行 科学 的经营管理。(4)高涨阶段。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了第一部公司法一一《公司律》,国人的公司意识较前有了明显的突破,增强了对公司的理性认识,形成了对公司从组织结构、经营运作到破产清算的较为科学的理解,清政府对公司的态度大为转变,扶持中国公司的发展被列为清末新政的措施之一。全社会公司意识的充分调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华商资本联合、自办公司、收回利权运动的深入开展。[4](P77—85)
上一篇:企业生命周期视野中的专业化和多元化(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