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供应链质量管理实(2)

2017-08-31 03:05
导读: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策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针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质量策划。 (2) 选择优良的供应商和物流企业,少而精。

  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策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针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质量策划。

  (2) 选择优良的供应商和物流企业,少而精。
  (3) 建立统一、明确的质量标准规范。
  2.对企业而言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策划时,可实施以下措施:
  (1) 设定整个供应链的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重点要编制供应链质量管理计划。
  (2) 核心企业应该建立起对供应商和物流企业全面、准确、动态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以往企业的绩效表现进行评价,对于绩效表现好的供应商应给予激励措施,对于绩效表现不好的供应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应该为动态的,根据所供应产品的重要度不同,可以设定不同的绩效评价周期[3]。
  (3) 供应链质量策划中需要审核供应链所有结点企业的存留必要性。供应链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结点越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多,对于核心企业而言,质量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
  (4) 核心企业应该对供应商的原材料质量和生产过程质量提出要求。在描述商品质量标准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准确,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格式以便能够消除和供应商之间因为对商品要求的理解不同而造成商品质量下降[1]。
  在实践当中,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策划时,能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
  决策支持系统;AHP方法;动态博弈;Nash均衡;树图;甘特图。
   (二)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之质量控制
  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控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 供应链结点企业间应实行事前质量控制。
  (2) 核心企业应加强对供应链结点企业质量的监督作用。
  (3) 核心企业和其他结点企业应加强合作关系。
  (4) 建立实时的质量信息反馈协调平台。
  2.对企业而言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控制时,可实施以下措施:
  (1) 打破企业围墙,与重要元件供应商和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除了用契约的形式书面约束,更要在企业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氛围和思想。
  (2) 核心企业在得到其他结点企业信任后,可以派相关人员进入企业质量监测与检验部门,这样可以消除送货后抽样检验,发现供应产品合格率不符合标准返回造成的损失。或者可以专门设立一个组织可以协调质量任务、分布质量计划以及监督企业间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
  (3) 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质量信息共享、质量信息反馈和质量优化。
  (4) 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质量统计分析工具分析供应链质量问题环节,并进行质量预测。
  (5) 核心企业应对分销商进行严格管理,产品交给分销商但是销售权不能同时转移。应对其销售价格、最终用户、跨区销售进行严格的登记,防止出现恶意竞争。
  (6) 选择先进的物流企业,争取对物品的流动情况可以实时追踪。
  在实践当中,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控制时,能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
  管理信息系统;条形码技术;直方图;控制图;散点图。
   (三)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之质量改进
  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改进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大学排名
  (1) 核心企业应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出发在成本控制下进行合理质量改进。
  (2) 依据木桶原理,重点改进供应链薄弱环节[2]。
  2.对企业而言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改进时,可实施以下措施:
  (1) 在供应链管理中建立专门负责持续改进的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供应链质
  量改进的目标和策略,进行企业间项目策划及利益冲突协调,对供应链质量改进成果进行监督及评估、奖励。
  (2) 企业可以尝试使用价值分析法或者应用系统分析技术分析整个系统的构成因素,来确定整个供应链系统是否在最优状态下运作。
  (3) 通过数据挖掘或者统计分析技术发现供应链的薄弱环节,核心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技术、人员、设备或培训帮助改进薄弱环节,确保质量系统融合。
  在实践当中,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改进时,能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
  数据挖掘技术;因果图;亲和图;关联图;优先级判定矩阵;PDPC法;雷达图。
   (四)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之质量保证
  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保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上一篇:浅谈团队管理中项目团队的素质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