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研究(3)
2017-09-01 01:15
导读:1.体制不改,机制难活,人力资源得不到优化和有效配置。 2.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存在全员素质偏低、人才结构老化、知识陈旧、观念落伍等制约企业
1.体制不改,机制难活,人力资源得不到优化和有效配置。
2.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存在全员素质偏低、人才结构老化、知识陈旧、观念落伍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
3.长期以来.我国不少企业仍采用传统的经验式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与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不相适应,由此造成管理手段、经营方式落伍,企业长期处于低水平运作状态,难以发展。
4.我国企业信息采集手段普遍落后,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重视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对市场反应迟钝,灵敏度不高,坐失发展良机。
四、知识管理的发展方向
知识管理的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它的三大主题(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
(一)与学习型组织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2.组织由多个创造个体组成。
3.善于不断学习。
4.“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
5.自主管理。
6.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
7.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8.领导者的新角色。
(二)与行业信息化建设紧密关联。
众所周知,企业的知识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知识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建设的程度,而企业的智能化运营则成为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
(三)与人力资源的发展紧密关联。
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主题之一.知识管理为人力资源的管理注入了新的视角、框架。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融人知识管理的内涵和思想;反之,知识管理的内涵也必将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内涵的丰富而日益丰富。
五、结语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经过兴起一消失一重新出现并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正在逐步清晰起来,并且对它的方方面面的探讨也出现越来越具体、详细的趋势。从纵向(知识管理的起源)来看,研究包括:知识(定义、特性、类型、商业知识的分类等)一知识经济(由来、概念/定义、特征/特点等)~知识型企业(内涵、特征/特点等)一知识管理(兴起过程概念/定义、原则、目的、意义、工具和手段等):从横向来看,研究包括:知识管理与智力资本管理(ICM)、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管理(ODM)、知识管理与知识网络、知识管理与研发管理(R&D)、知识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知识管理与供应链管理(SCM)、知识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CRM)、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HRM)、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等。在对企业的知识管理进行研究的同时,也有人开始关注个人的知识管理,井把个人知识的获取与传递看作构建学习型企业的基础。目前尽管还没有一个为各家认可的权威定义,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热度。
与之相反,企业知识管理实践的情形却不尽如人意。在我国.除了国外一些知名大企业获得了成功之外,真正实施知识管理的本土企业寥若晨星。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三星数据系统北京)有限公司(三星SDS),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先行者。这两家企业都在初步实施他们认可的知识管理系统,尽管其方式方法和指导思想并不完全相同。人们失望地发现:相当多的公司(包括联想和神州数码等自称“学习型组织”的企业)都还在思考阶段。他们还拿不准采取何种方式跟进潮流:极少数的公司确实购买并安装了所谓的知识管理系统.但无法说清楚这套东西和其他诸如CRM(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的关系。华润集团的一位经理说,他们一直试图在国内找一家成熟的知识型企业作为样板,但是还没有找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不过.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知识管理的理念也必将深入人心.成为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共识。在知识经济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知识管理正如一个新生的婴儿,不论前路如何崎岖曲折,它势必不断地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