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探讨(4)
2017-09-02 01:03
导读:这是在产地价格基础上加到达卖方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制定的价格。此种价格中卖方承担的各项费用,实际上买方在价格中支付给了卖方。所以
这是在产地价格基础上加到达卖方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制定的价格。此种价格中卖方承担的各项费用,实际上买方在价格中支付给了卖方。所以,这种价格在形式上与产地价格相反,而实质上区别不大。
4、统一交货价格
这是卖方对售与不同地区的产品,均负责运送并统一按出厂价加到各地的平均运费制定的价格。这实际上是含运费的全国统一价格。这种订价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刺激远处的顾客购买,也便于企业广告的统一报价。
5、分区交货价格
即对购买相同产品而处于不同价格区的买主实行有区别定价。企业先将广大的市场划分为若干区域,然后按出厂价加产地至每个区域的平均运费分别制定各个价格区的产品价格。在一个价格区域,产品定价相同。
6、基点价格
这是在厂价的基础上加靠近卖主的基点至买主所在地的运费制定的价格。企业采用此策略,先选定某些城市为基点。基点可以是生产地,也可以是任何城市。买主可以任意向距其最近的基点订货,卖主负责从生产地代办托运并负担运费和风险。
结语
价格是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的一个重要变数,也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一个市场因素。它通常是影响商品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的产品价格高低主要受市场需求、成本费用和竞争情况这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企业定价时,要受到互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产品、市场需求、企业自身、市场竞争以及政府对价格的约束等因素,企业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定价目标,就要相应地采取适当的定价方法,给本企业产品制定一个基本价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制定价格时还必须综合地、全面地考虑企业整个的生产经营计划,使定价政策与企业的其他政策协调一致,从而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史伟:《定价策略与技术》,《营销谋略》,2004年第 26 期(总第285 期),27页。
[2]刘浩、朱斌:《对我国心理定价策略运用的探讨》,《商业研究》,2004年118(总第302期),35-35页。
[3](美)科特勒著:《营销管理》(新千年版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韩小芸:《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的定价策略》,《企业经济》,2002年第4 期,118-119页。
[5] 吴桂花、卢恩平、任淑华:《心理定价策略的应用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 年2 月(中旬刊)总第458期,103-104页。
[7] 刘庆华:《试论心理定价策略》,《商业经济》,2004年第二期,110-111页。
[8]吴健安:《市场营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刘浩、朱斌:《对我国心理定价策略运用的探讨》,《商业研究》,2004年18期,14-17页。
[10]苏国梁:《消费者特性与质量——价格策略》,《价格月刊》,2002年第6期,3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