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企业的治理沟通技巧(3)
2017-09-03 01:45
导读:信息时代对传统的阅读方式提出了挑战,面对日渐繁多的信息,我们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细读我们想接收的每一件事物。因此,要善于略读。略读则跳过某些
信息时代对传统的阅读方式提出了挑战,面对日渐繁多的信息,我们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细读我们想接收的每一件事物。因此,要善于略读。略读则跳过某些阅读者完全了解的段落,从而有效利用时间。要主动阅读,越主动地阅读,效果就越好。
4.擅写。笔头沟通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沟通形式,也是现代企业最可靠的沟通方式。“口说无凭,落笔为准”。在现代企业的商务活动中,商务函件、协议、单据、
申请报告等都要以笔头纪录方式加以认同。笔头沟通讯息易纪录并永久保存,信息传递方式快捷并可特别关注细节,能精确用词并使相关受众能得到真实的信息。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发挥纸张、传真(Fax)、电子邮件(E-mail)、电子会议系统( EMS)的不同作用。二要按受众导向的文字组织原则进行并根据受众特点来组织文字信息。三要提升笔头沟通的语言组织技能。把握笔头沟通的语言逻辑的最高层次、中间层次、基础层次,善于运用演绎、回纳等推理方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四要重视笔头沟通的写作全过程,包括收集材料、组织观点、提供材料、起草文稿和修改文稿。五要把握写作特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并使读者乐在其中;明确写作目的,按不同受众选好风格、渠道偏好及不同的沟通方式;把握好写作的换位思考。
三、治理沟通的换位思考:看、闻、问、切
一般说来,治理沟通大都从沟通主体着眼,探索人际沟通、组织沟通的技能、包括危机沟通、跨文化沟通、与新闻媒体沟通、
谈判技巧以及冲突治理与沟通技能等,这是治理沟通的基础,是治理沟通的根本和关键所在。笔者以为,为了优化治理沟通,发展治理沟通的换位思考,有效引进中医的看、闻、问、切,善于从医生对病人的探询、沟通诊断的角度以对受众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了解,深进地、全面地通过对受众的调查、研究、分析,以提出解决题目的方案,促进治理沟通更臻完善,是十分有益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1.善“看”。医生对就诊病人的“看”,是用其工作经验、医学学识、社会阅历对病人的观察,观察就诊者的脸色、舌苔、年龄、病态或姿态,从其表面进行初步观察,进而结合看病人病历、倾听病人的倾诉,有一个初步的判定。现代企业的治理沟通引进“看”,既要站在信息发布者的角度,观察受众的表情、心态、谈吐、言行,以窥测其愿看、需求、爱好,又要善于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观察信息发布者的目的、态度、信息可信度、对受众的尊重度等,以便从两个角度、各个方面来优化治理沟通。相互交往,不仅要看对方的表情、着装、气质、风度,还要看其眼神,透视对方眼睛后面的神情,能进木三分而一叶知秋。进而,受众对信息发布者表达其希看、渴看、盼看、愿看;信息发布者则应深进了解受众的各种愿看与要求并尽力满足。这种从观察的“看”发展到了解对方的各种要求的“看”,是治理沟通理念提升及运作的进一步完善。
2.广“闻”。医生的“闻”在于听诊,认真倾听患者说话的声音、咳嗽、喘息、谈吐,进而“嗅”患者的气味、体味等,以综合感受来自患者的信息,“看”“闻”结合,进一步分析、观察其病情、病源,做到心中有数。现代治理引进“闻”,既要与前面的“听”相结合,善倾听,切忌只听而不闻;更要善妙听,听出对方弦外之音,看对方欲言却止而听出其半句话;“看”“闻”结合,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耳闻不如一见”,能洞察出“闻所未闻”的稀罕信息;“闻”“嗅”结合,更应进步治理者的经济嗅觉、文化嗅觉、
政治嗅觉。
3.勤“问”。“问”是医护工作的重点。不仅要问现在的病情、病状,还要问病史、药物过敏史、就诊史等。亲切、自然、美好、关怀的语言,会消除患者的顾虑并给患者带来亲切感,增加信任度。语言交流是治理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治理者要勤“问”,善于向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致以亲切的问好、问候、问安,应问冷问热、问长问短以表达关心致意;还要善“问”,善提题目,善有水平的提题目,无论是问津、问难,都要恰到好处,把握分寸,切忌问道于盲;要做到“不耻下问”。回答题目既要对受众一视同仁,问候、答问都要在语言、表情、态度、动作中表达亲切的关怀,又要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问”与“答”是双向交流,双向交流要力争“双赢”,以诚信、老实、诚恳追求治理沟通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