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商业模式基本概念的辨析战略论文

2017-09-09 03:32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关于商业模式基本概念的辨析战略论文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毕业  [摘要]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的兴起
毕业

 [摘要]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商业模式逐渐成为国内最受关注的概念之1。本文在研究有关商业模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和构成要素等基本概念进行综述,并给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 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框架
  
  1、引言
  
  对商业模式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末期的互联网创业潮。互联网兴起之后,涌现出许多新的公司经营模式,同时网络经济条件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业务流程、不同的收入模式、不同的信息流通方式,迫使企业重新考虑竞争优势的来源、结构以及过程,这使商业模式受到了从业者和投资家的广泛关注。
  人们认识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选择1个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和成功的商业模式,并随着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力,从而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许多知名的商业杂志和管理期刊,已经广泛使用商业模式这个词语,来陈述成功企业的经营典范。尽管“商业模式”被广泛提及,它却缺乏1个明确公认的概念体系。业内人士对于他们所说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含义以及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等关键性的概念问题,并没有1个统1清晰的认识,商业模式似乎什么都是、无所不包,这使人们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在1定程度上产生了1些混乱,从而削弱了其对企业经营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通过对商业模式基本概念等相关文献的考察,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和构成要素等关键问题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简要分析。
  
  2、商业模式的定义
  
  商业模式从全新的角度来考察企业,是1个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新的理论和操作体系,因此在相关的文献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商业模式的定义。根据研究者们定义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笔者将其概括为3大类:财务角度的定义、系统角度的定义和战略角度的定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1.财务角度的定义
  Hawkins (2001)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与其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商业关系,认为商业模式界定了1种可行的成本/收入结构,使公司可以凭借自身的收入生存。与此类似,Elliot (2002)的定义同样关注了商业关系和成本/收入流,认为商业模式明确了商业投资中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参与者各自的利益、成本状况以及收入流。
  Rappa (2001) 则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公司通过创造收入而维持自身生存的商业方式,认为商业模式表明了公司如何通过明确自己在价值链中的位置赚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也认为“赚钱了才是商业模式”。
  2.系统角度的定义
  Paul Timmers(1998)将商业模式看作是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有机系统,并对商业模式做出了如下定义:“1个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框架”,其中包括“对商业活动及其作用的描述”、“对不同商业参与者潜在利益的描述”、“对收入来源的描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Amit和Zott (2001)则进1步以网络为中心对商业模式进行研究。他们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为了开拓商业机会而设计的交易活动各组成部分的组合方式。在他们的框架中,详细描述了通过公司、供应商、渠道和顾客的网络协作来实现交易的方式。为了定义商业模式,Tapscott和 Ticoll (2000)还提出了B-Webs的概念。B-Webs是指基于网络的商业,代表了1种供应商,渠道,商业服务的提供方,设备供应商,以及顾客都以网络作为主要的沟通和交易手段的独特的系统。
  3.战略角度的定义
  Magretta (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解释企业如何运作的故事”,将商业模式定义为“1个企业对如何通过创造价值,为客户和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所有参与者服务的1系列设想”。她认为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应包括对参与者及其角色的识别,对价值的认识,以及对市场运作和市场关系的把握。Magretta将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链理论相结合,认为新的商业模式都是对现有价值链的调整,即对价值链中的两类基本活动(1类是与制造有关的商业活动,另1类是与销售有关的商业活动)的创新。此外她还进1步区分了商业模式和战略的概念,指出商业模式描述的是公司的各个部分如何作为1个体系相互协调,而战略描述的是影响绩效的关键要素。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清华大学雷家肃教授也从战略角度给出了定义,他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是“1个企业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在1个特定的包含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商业流程中,将最终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并收回投资、获取利润的解决方案。企业把上述1系列管理理念、方式和方法,反复运用,进行集成与整合,从而形成的自己的1套管理方法和操作系统”。
  4.总结
  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现有商业模式概念研究中存在的分歧主要源于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差异,前两种角度的商业模式定义都是突出强调了商业模式的部分特征,而战略角度的观点则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内涵。综上所述,本文对第3种观点的定义进行整合,提出如下商业模式定义:
  商品社会里的任何1个商业组织,都有其特定的商业活动业务流程,这1业务流程汇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最终将增值的商品和服务传递到客户,并产生每个组织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收益。这1与每个商业组织相联系的业务流程和其核心环节的抽象,就是它的商业模式。
  

  3、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与对商业模式定义的研究类似,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并取得了在深浅程度和严密度上差异较大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多种商业模式构成框架。根据各构成框架的出发点和研究重点不同,本文从整体上将这些构成框架概括为3类:1类以价值创造为研究重点,1类以网络为中心,另1类则以市场为出发点。
  1.以价值创造为研究重点的商业模式框架
  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0)从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从技术中获取价值而建立的合理收益架构的认识出发,认为是商业模式概念与钱德勒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安索夫等的战略管理、波特的竞争战略等理论1脉相承,因为这些理论关注的焦点都是如何将企业的经营机会及威胁联系起来,从而极大限度地获取技术提供的价值。他们通过案例研究说明企业通常倾向于对适合其商业模式的技术进行投资,而对于不适合其商业模式的技术则不会投资。这是因为商业模式决定了以多大的成本、从何处取得收益,所以需要在1定的商业模式框架下对技术投资进行评价。因此,他们将商业模式视为“技术开发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协调和转换机制”,并通过界定商业模式的6项主要功能来揭示商业模式组成要素,认为商业模式应该具备如下的6项功能:(1)明确价值理念;(2)识别细分市场;(3)界定公司内部价值链结构;(4)定义成本结构和潜在收益;(5)描述公司在价值网络中的位置;(6)明确陈述竞争战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Afuah和Tucci (2003) 的研究同样是以价值为中心,并考虑参与者的价值创造。他们认为,商业模式应该回答1系列的问题:向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向哪些顾客提供价值,怎样为所提供的价值定价,由谁收费,在提供价值时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怎样提供价值,以及怎样通过提供价值维持竞争优势。他们所描述的商业模式包括如下组成部分:顾客价值,范围,定价,收入来源,相关活动,执行,能力,持续性。 Mahadevan (2000)也曾指出,商业模式包括3个关键的组成部分:1是价值,识别业务伙伴和买主的价值主张;2是收入,商业模式中需要包括用以确保产生收入的规划;3是后勤,致力于与公司的供应链设计相关的多方面事项。
 2.以网络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框架
  Papakiriakopoulos和Poulymenakou(2001)提出了1种以网络为中心、关注参与者和关系的商业模式框架。他们认为商业模式包括4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协调事项 —— 定义对各种活动的相互依赖的管理;整合竞争——描述与其他公司的关系;顾客价值 ——使公司的商业模式与市场和顾客的需要相联系;核心能力—— 面对市场机遇公司如何利用资源。
  Alt和Zimmermann (2001)将使命、过程、法律因素和技术也纳入了商业模式框架,提出了6种1般性因素。使命 对于愿景、战略目标、价值主张以及基本产品或服务特征的深入理解;结构 决定了不同参与者的角色和对产业、顾客和产品的关注;过程 提供对于使命和结构的更具体的观点,揭示价值创造过程的元素;收入;法律因素影响商业模式和总体愿景的所有方面;技术 技术是基于IT技术的商业模式的驱动力和限定条件,技术的变化影响着商业模式的设计。
  3.以市场为基点的商业模式框架
  Hamel (2000) 认为商业模式是1个实际应用中的商业概念,并定义了商业模式的4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核心战略,战略资源,价值网络,客户界面。这1概念提供了1种对公司全貌的描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Linder和Cantrell (2000)提出了1种描述商业模式的全面的方法。他们认为商业模式包括以下多个组成部分:定价模式,收入模式,渠道模式,商业过程模式,网络商业模式,组织模式和价值主张。他们指出,许多人在谈论商业模式的时候,实际上仅是商业模式的1部分。类似地,Petrovic和Kittl(2001)将商业模式划分为7种子模式,包括价值模式,资源模式,产品模式,客户关系模式,收入模式,资本模式,市场模式。这些子模式及其相互关系描述了商业系统在实际过程中的创造价值的逻辑。
  4.总结
  不难看出,前两类对商业模式构成框架的研究拘泥于商业模式的部分性质,得到的研究成果难免有些片面。相比而言,第3类商业模式框架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提出了清晰明确的商业模式架构。
  可见,商业模式是由多个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元素所组成的整体结构。企业正是依靠这样的整体性结构来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的内容10分广泛,凡是与企业活动有关的内容,几乎都可以纳入商业模式范围 。
  
  4、结束语
  
  不可否认的是,商业模式基本概念的研究对企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了解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资本市场的分析家们更好地选择和驾驭商业模式,可以使企业对于商业模式有1个更加系统的观点,有助于企业思考和分析其运营过程,并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对新的市场条件和竞争环境的认识,做出正确的决策。
  目前,有关商业模式的理论正处在不断地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相关的许多基本概念都没有1个统1的认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广大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探讨。

    上一篇:浅议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构建战略论文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