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监事会如何利用各类审计的工作成果(2)
2014-02-18 01:08
导读:风险,他们出具的报告具有法定效力,当这种报告给报告使用者造成损失时,他们可能因审计失败而负连带责任。相比较而言,国家审计和内部就小得多。
风险,他们出具的报告具有法定效力,当这种报告给报告使用者造成损失时,他们可能因审计失败而负连带责任。相比较而言,国家审计和内部就小得多。由于有了这种风险,审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就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尽可能地避免审计失败,从而使得相对较高。
2、国有企业监事会如何利用社会审计的工作成果。
⑴充分把握社会审计的特点,逐字逐句认真研究报告内容,细心解读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
社会审计机构与另两种审计机构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既要服务于社会,又要规避风险。中介机构出具报告要负责任,不反映问题不行,但是将问题揭示得太清楚,客户又可能不满意,尤其是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是同一个单位的时候,社会审计就十分尴尬。这时候社会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往往既要考虑自身的风险,又不得不照顾委托人、被审计单位的情绪,因此报告一般写得很含蓄、委婉,在利用时,要善于从字里行间发现问题,认真推敲重点词句的意思,要逐字逐句推敲,对于隐含的问题要深入挖掘,一定要查深查透,水落石出。
⑵召集当事师座谈,充分调阅审计工作底稿,把握审计依据是否充分。
国有企业监事会在拿到企业历年的审计报告时,可以将当时实施审计的社会审计机构的注册会计师召集起来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当时的情况。另外就是调阅审计,即看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恰当,能否支持审计结论。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监事会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更有效地利用社会审计成果。
⑶充分收集齐全审计报告及相关报告,对审计情况进行全面把握,包括历年审计报告、验资报告、评估报告、案件鉴定报告等。
⑷关注社会审计机构给被审计单位出具的
建议书,以及相关咨询报告,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
社会审计机构对问题较多的企业,通常都会出具管理建议书或咨询报告,其中可能披露很多有关被审计单位管理中的漏洞和问题,这样的资料对国有企业监事会开展工作很有帮助。
⑸分析历年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从中发现问题。
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报告分为无保留意见报告、保留意见报告、否定意见报告和拒绝表示意见报告四种类型。除无保留意见报告外,其他三种类型的报告被监督方往往不愿拿出来,国有企业监事会就有必要展开,做思想工作,直到拿到报告。对保留意见的报告和否定意见的报告,要检查被监督方是否已经按照报告给予纠正。对拒绝表示意见的报告,要查明原因,必要时召集当时社会审计机构人员座谈。
⑹分清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重点把握报告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如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是同一单位,则其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就要低一些;如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不是同一单位,可靠程度就要高一些;如只是为完成国家规定的审计任务,那么报告的可靠程度也是要低一些,在利用时要慎重。
⑺认真检查会计报表附注和情况
说明书,全面掌握被监督单位的情况。
相当一部分企业会计人员不能或不愿编制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特别是会计报表附注,部分企业是请会计师事务所代编。国有企业监事会在利用这些企业的审计报告时要对此进行重点关注,检查企业是否有与会计师事务所通同违规的行为,从而发现问题。
⑻把握出具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内部管理情况。一般来说,规模越大、管理越规范的事务所的报告质量越高,可利用的程度也越高。
总之,国有企业监事会在利用社会审计工作成果时,有必要对每一成果的含金量进行仔细测评,认真研究,切忌不分情况盲目利用或利用不当,这样,都会给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