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算化会计的风险及防范(2)
2014-03-16 01:08
导读:系统软件维护中存在风险。软件维护主要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等。正确性维护是指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适应性维护是指单位的工
系统软件维护中存在风险。软件维护主要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等。正确性维护是指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适应性维护是指单位的工作发展变化时,为适应而进行的修改活动;完善性维护是为了改善软件已有功能的需求而进行的软件修改活动。目前上出现的各种会计软件,其功能均处于不断的完善、开发、改造和升级之中。有些单位购买软件时不注重软件售后服务,软件性能缺乏稳定性,难以适应日新月异、新业务不断出现的会计工作需要。系统升级改造前缺乏必要的论证、考察,盲目改造或对软件做二次开发,造成新问题不断出现,给实际会计工作造成麻烦和风险。
2 防范风险措施 硬件配置、软件购买环节。部《化工作规范》中明确规定:具备一定硬件基础和技术力量的单位,都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建立,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和会计数据实时处理。因此,优良的计算机硬件配置是实现会计软件高效运作、信息共享、数据交换、良性循环的必备物质条件。此外,各单位在购买软件推行会计电算化时,应该重点注意:所购软件必须通过财政部的评审,软件的技术指标应满足本单位需求,符合特殊核算的要求和行业特性以及发展的需要,软件功能具有前瞻性,且能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可靠,不易被破坏和泄密,操作方便,通俗易懂,简单好学,售后服务好,能及时提供日常维护、版本升级和软件再开发。
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系统和软件操作人员。再先进的设备和系统软件归根到底是要靠人来使用和操作的,因此培养一批既懂电脑知识,又精通财会业务的复合型系统管理人才和软件使用、操作人员对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降低电算化会计的风险有着直接的作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加强系统维护,防范风险。保持计算机在符合温度、电压、卫生等要求的下正常工作,网络系统电算化的单位要使用防火墙软件。为防止不法分子对单位内联网的非法攻击,可以根据网络系统区域划分的不同,设置多级防火墙。一类是外层防火墙,用来限制外界对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另一类是应用级防火墙,用来隔离会计应用系统与外部访问区域间的联系,限制外界穿透防火墙对会计数据库的非法访问。同时也要安装具有高效实时监控功能的防毒软件。
对于软件的升级改造,要充分考虑会计工作的延续性和升级软件的稳定性与会计信息资料的安全性,既要有工作的热情,又要本着谨慎的原则,避免盲目和冲动给会计工作带来的被动和风险。
制定切实可行的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岗位分工责任制,规范会计操作流程。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人员职责,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计算机设备,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防止各种非指定人员操作计算机及财务软件,保证机内的程序和数据的安全。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密码是限制操作权限、检查操作人员身份的一道防线,管理好每个人的密码,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实行定期更换。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防止会计人员越权使用软件。操作人员离开机器时,应执行相应的命令退出会计软件。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人保存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并与软件中的"日志管理"相比较,开展日志。
参考文献
[1]黄正瑞等。网络财务必须解决的几个课题。上海会计,2001(12)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李少彤。论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料共享。中国会计电算化,2000(5)
[3]郭庆文。实行会计电算化必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事业财会,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