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中的问题与对策(2)
2014-06-30 01:04
导读:(三)信息披露失真导致利益分配混乱。目前,我国存在为追求利益,随意改变会计政策,操纵会计利润现象。同时,由于关联交易不公开、不及时披露会
(三)信息披露失真导致利益分配混乱。目前,我国存在为追求利益,随意改变会计政策,操纵会计利润现象。同时,由于关联交易不公开、不及时披露会计信息或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导致我国资本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从而影响者的,使他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往往对有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过量披露,对公司不利的财务信息闭口不谈,主要表现为:对企业偿债能力的披露不够充分,对企业应收账款分析不够,对企业的对外担保、或有事项等项目进行隐瞒;对企业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很少,甚至有的企业根本就不对关联交易进行披露;对一些重大事项的披露不够充分;对资金去向和利润构成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够细致;不少企业借保护商业秘密为理由,对企业当期的并购、交易等事项进行隐瞒。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的表外信息披露更是问题重重,许多公布的信息严重不实,对公众存在严重误导,许多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报告、投资价值分析盲目乐观,一旦发生变化,必然会误导投资者。诱发投机而非投资,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投资秩序,从另外一个方面也降低的证券市场资本化的进程。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举措 (一)加快股权分置改革,优化股权结构。与国外股票市场相比,股权分置是我国股票市场的最大特点。上市公司的股票包括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非流通股股东更多地从控制大量自由现金流中获得自身利益。在现有股权结构下,股权的流动性非常有限,非流通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大部分,不利于公司股权结构调整,也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加快股权分置改革的进度,实现国有股股权的流通,有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国有控股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从而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可以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着想,真正实现财务和监督上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从而在长远利益上,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能够更好地解决上市公司偏好问题。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完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功能。按照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股东大会是其最高权力机构,由于我国国有股的一股独大,使得中小股东根本就没有发言权,董事会作用不明显。实践证明,独立董事制度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治理结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独立懂事实际就是公众利益的代表,他们相当于社会派驻企业的“监事”,如果公司董事会一意孤行,独立董事就有责任将信息公布于众。尤其在我国,鉴于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存在种种不规范行为,明确独立董事的这一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过程中,应充分划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为独立董事在有效制止我国上市公司不规范行为方面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三)净化会计信息质量,强化监督体系。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问题大多源于公司缺乏强有力的治理结构。因此,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前提。同时,良好的外部约束机制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有利手段。(1)应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强会计监督工作,会计是事务所对会计信息披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健全以会计师事务所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可以增强市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是企业会计信息在收集、存储、周转和披露中得以客观地传递;(2)应完善立法制度。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配套的立法制度还未完善,通过立法,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的规范,对造假者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制定严格的责任,对人为捏造会计数据、编制虚假报表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3)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管理,政府的、税务、物价等部门应互相配合协调工作,建立规范的财务报告体系,规范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了解会计政策、会计评估的选择和变更,引导企业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