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会计信息披露是维护企业产权主体利益、反映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重要渠道, 只要产权制度存在, 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责任就不会被免除, 会计信息披露就成为必然。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利益, 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以及社会大众等各个产权主体, 势必会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产权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维护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 同时也为了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公共物品的管理权, 以确保自己的权利不丢失( 刘峰, 1996 ) 。用1个机构建立1套保护产权和社会发展的大规模会计准则系统比建立许多小规模的私人契约系统、用政府的强权更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林钟高, 2001) 。引用现代产权经济学家所称的“霍布斯规范定理”: 政府通过建立通用会计准则结构, 使私人协议难以达成所造成的损失最小。会计准则作为1种约束会计信息生成的行为规范, 由于其始终作为约束、保护产权主体会计行为的规则而存在, 因而其效用就每个产权主体来讲都是相同的, 即使自己的会计管理交易行为受到保护、认可和约束。会计准则所生成的会计信息, 也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这正是会计准则的特殊之处。单个产权主体对它效用的价值取向尽管有时很难达到1致, 但每个主体都将接受它也受到等量的约束, 都起到规范会计信息的作用, 并以此来实现维护产权各方利益关系的功能。
4、结语
综上所述, 会计准则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统1性、真实性和可比性, 起到规范化的作用, 其实质是对企业日常会计活动的各类事项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基于产权论视角对会计准则的性质分析, 人们不难看出, 会计准则属于产权制度的范畴, 它是产权制度的1种, 或是特定社会产权制度的某1组成部分, 其有助于提高产权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和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的这1特质给于人们的启示是: 其制定过程1定要扩大参与者的范围, 广泛听取不同意见来降低因产权各方力量不均衡所招致的负面影响, 尽量保护各产权主体的利益, 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计准则产权的不清晰性并提高其公正性和透明度, 只有这样才能赢取产权利益相关者各方的最终认可。由此可见, 会计系统的复杂性, 客观上决定了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过程, 对会计的研究也应从多角度去进行。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日趋成熟的产权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对社会科学各个方面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将产权理论引入会计问题的研究, 从产权的视角对会计的许多相关问题进行论证、思考和分析, 并试图通过这种分析来解释会计现象, 解决会计问题, 指导会计实践的过程, 在开阔人们的研究思路和丰富我们的研究方法的同时, 也使得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 1] 杜兴强:《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会计研究》1998 年第7 期
[ 2] 郭道扬:《论两大法系的会计法律制度》,《会计研究》2002 年第8 期
[ 3] 黄少安著:《产权经济学导论》,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
[ 4] 刘峰:《会计准则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 5] 林钟高、赵宏:《会计准则经济论纲》,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年版
[ 6] 伍中信:《产权与会计》, 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年版
[ 7] 罗纳德·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 中译本) , 上海3联书店1990 年版
[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 卷上)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
[ 9] 田昆儒:《企业产权会计论》,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 10] R.Watts and J.Zimmerman. "Agency Problems, Auditing and the Theory of Firm:Some Evidenc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