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会计的技术观与社会文化观(4)
2014-09-07 01:06
导读:第二、预算的贯彻执行应当使执行者彼此之间从各自的主体地位出发,相互承诺,形成相互遵循的权、责关系,并具体化为一系列相互联结的内部契约关系
第二、预算的贯彻执行应当使执行者彼此之间从各自的主体地位出发,相互承诺,形成相互遵循的权、责关系,并具体化为一系列相互联结的内部契约关系,以此作为各自的行为规范。从而使预算执行者在其运作中,形成一种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自行调节”、“自行控制”、“自行适应”的机制;并依据一套动态追踪式的瞬时信息网络,相互予以沟通,如若发现任何“失衡”现象,即及时据以纠正,以保持组织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运作与动态平衡,从下而上促进企业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以上所述,是在预算管理领域,以正确的社会文化观为指导,使管理会计的行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之向更深的层次、更高的水平发展的鲜明体现。
①杨时展教授曾提出一句寓意深刻的名言:“天下未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参见《杨时展论文集》,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P181.
②参见余绪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剖析》,(财会月刊》,1996年第8期。
③参见余绪缨:《纵论现代会计的形成与发展》,《财会月刊》,1993年第6期。
④参见余绪缨:《管理会计》(修订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的第1章和第10章。
⑤参见余绪缨:《对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认识》,《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
会计学专号》。
[参考文献]
余绪缨:《论柔性管理的发展及其思想文化渊源》,《经济学家》(双月刊),1998年第1期
《The Social Software Of Account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by Norman B.Macintosh,John W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