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会计学发展60年的回顾与展望

2014-10-10 01:16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谈会计学发展60年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会计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会计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会计学发展初期阶段(1949-1978年),会计学初步建立,引进建设会计课程,会计学发展在挫折中恢复,“文化大革命”使会计学发展受到破坏;在会计学发展繁荣阶段(20世纪80~90年代),是建立会计学体系,改革开放促进会计学大发展,建立“双层”会计学科体系;进入21世纪,是会计学——广义会计学的发展;展望未来,会计学发展的新增长点是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回顾与展望,为建设中国特色会计学而开拓前进。

关键词: 会计学; 会计学发展; 大会计学; 广义会计学; 会计交叉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华诞,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会计学发展也只经历了短暂的60秋。笔者基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从一个侧面回顾与展望会计学发展的60年。会计学发展的前提是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理论发展的基础是会计实践的根深叶茂。会计学是会计理论体系化的体现,或者说是会计理论的集聚即会计理论体系对象化的展示。我国会计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一、会计学发展初期阶段(1949-1978年):会计学初步建立
  
  (一)引进建设会计课程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引进建设会计课程的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建立社会主义会计学的开始。社会主义社会会计更重要。马克思说:“过程(指商品生产过程——引者注)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监督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①马克思所说的簿记,就是会计。到了公有生产的社会,即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生产比资本主义生产更需要会计。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和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从总体上说,是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统一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与此相适应,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依据革命根据地会计工作的经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会计工作的模式,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与国家财政制度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统一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适应国营企业的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公营企业,没收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管制、征用、收购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私营工商企业转为国营企业)和发展,建立了国营企业会计制度。
  在这一时期,为了适应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的需要,学习和借鉴苏联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出版了一批苏联的会计教材,如(苏)葛莱赫·苏联会计学基本教程(1951)、(苏)日布拉克·工业会计教程(1952)、(苏)哥莱赫、杉柯夫·国营农场会计核算(1953)、(苏)巴冈诺夫、沙洛莫维赤.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1954)和(苏)马卡洛夫.会计核算原理(1955)等。这些书籍的出版,直接影响我国会计学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会计工作者,在总结会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一批会计著作也相继问世,如陈其祥.工业企业财务会计(修订本)(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52)、王澹如.会计核算(修订本)(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53)、工业会计核算和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工农会计教研室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等。这些会计著作标志着我国现代会计学雏形的建立。
  (二)会计学发展在挫折中恢复
  1958年至1965年间,是我国会计工作从挫折中得到恢复的时期。1958年的“大跃进”,对会计工作进行改革,冲破了一些束缚,但在“大破大立”、“先破后立”的影响下,有的单位出现“门框账”、“脑袋账”、“无账会计”,使会计工作遭到重大挫折。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会计工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和整顿。1961年,财政部与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加强国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联合通知》,财政部制定《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1962年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联合召开全国会计工作会议,1963年国务院发布《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1964年财政部提出《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纲要(试行草案)》,1965年财政部召开全国预算会计工作会议。这一系列会计制度建设,使会计工作从挫折中得到恢复和整顿,也使会计工作得到发展。反映这一时期会计工作的恢复、整顿和发展成果的会计学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如出版了高等财经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会计原理(中国财经出版社,196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贸易系会计教研室.工业会计核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3),高等商业学校经营管理类教材选编组.商业会计(修订本)(中国财经出版社,1964)。这些会计著作的特点,是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反映了我国会计学界研究的成果,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上一篇:探析当前管理会计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