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析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2014-10-16 02:10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探析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如何让绿色环境融入到企业会计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

摘要:如何让绿色环境融入到企业会计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成为当今企业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企业 环境管理会计 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环境管理会计随着产生,到1980年,学者开始专门化和专业化地对环境管理会计进行研究,同时也出现了其他的研究成果,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了员工报告、增值报告等专门的社会责任报告。20世纪90年代,随着研究队伍的壮大,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出现了分化,即传统会计方法与经济学方法。1990以后,各国都开始对环境管理会计进行研究,研究最成熟的是日本对中小企业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随着中国企业不断的增多,环境问题也被联合国多次提议,所以环境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应用的研究是必要的,也势必需的。
1 理论基础
环境管理会计所基于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总成本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等。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有几个最基本的要点:①人类应该在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②注重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③要对资源具有的价值通过资源核算体系合理进行定价;④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放弃粗放型生产方式,选择节约型生产方式;社会总成本理论主要内涵包括:生产成本与环境成本;马歇尔和庇古在20世纪初提出外部性的概念,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看,外部性是指某单位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的福利,却没有让这种影响得到制止。外部性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共享资源”问题。直接将导致资源的失效利用或市场失灵。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总成本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共同支撑着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的研究,是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得以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理论根源。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 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研究现状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其宗旨是要推动各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自此后,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Schaltegger提出了环境会计的框架,从环境会计与生态会计的关系角度对环境管理会计进行研究,他没有从更深的角度进行剖析。关于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理论较多,实务较少。谢辊,分析了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作用,为企业不同层面的管理者设计了相应的环境管理会计工具,但是这种工具虽然具有实用性,但是缺少可比性。郭晓梅、王燕祥、谢混、于道胜只对西方国家环境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进行了介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问题胡;谷乔对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专家们的确发现了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必要性,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仅是发现了问题,所以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中国的企业中导入环境管理会计,即采用什么样的环境管理会计工具解决企业污染的问题。
3 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 企业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后,需要识别、预测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等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制定出减轻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现行会计体系提供的仅仅是定量的数据,缺少定性的分析方法。这样就无法全面、科学地评价企业环境会计实施的成效。也就是说,缺少定性的指标体系在评价企业业绩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行的。
3.2 环境成本在不同企业、单位、部门之间分配比例缺少科学性、合理性 在环境管理会计系统中,作为企业成本只一的环境成本除了具有自身属性以外,同时也具备一般成本的特点,也同样需要在不同的企业、单位和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归集和分配。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一般费用中的制造费用是主要以产量为基础进行分配的,而期间费用则直接计入损益。由于环境成本要以环境负荷的发生和消减为成本动因进行分配,所以在分配中缺乏一种合理且被公认的标准。

上一篇:论知识经济的社会文化观与现代管理会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