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2)
2014-12-10 01:44
导读:(一)公允价值往往成为利润操纵工具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和计量方式。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但
(一)公允价值往往成为利润操纵工具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和计量方式。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对公允性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并且在现实中,公平交易与自愿行为在市场交易中也难界定。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但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却是一个难题。因此,对公允价值在市场非充分条件下计量时由于过多涉及评估者的主观因素会导致公允价值很容易成为新准则下会计操纵的工具。由于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合并等交易容易成为企业粉饰利润的工具。因此,公允价值的引入应受到高度重视,新会计准则也应相应制定制约和规范的制度进行约束和管理。
(二)无形资产摊销期限和方式不合理
新会计准则提出了按照反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摊销其价值的方法,指出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改变了原准则一律分期平均摊销的做法。此外,新会计准则提出了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的有限使用寿命内摊销,没有强调按照法律规定年限摊销。新会计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式与摊销年限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给予了企业会计处理很大的灵活性。无形资产不同于固定资产,没有明确的使用年限、摊销年限,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依,导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浮动性大。新准则规定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再强制要求直线摊销而采取在持有期每个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的处理方式。因此,个别企业可能会趁机把一些使用寿命有限的资产划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资产,以减少摊销费用,增加每其利润。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三)企业合并的权益结合法存在缺陷
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按照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这表明,今后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企业合并,很多都可以按照权益结合法来处理。由于权益结合法,不需要采用公允价值,其易于操作性越发明显。另一方面,权益结合法可能会给利润操纵留下较大的空间。上市公司往往在合并后,迅速处置被合并企业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资产,据此制造企业合并带来业绩显著提升的假象。因此,权益结合法可能成为个别公司进行企业合并的动因,权益结合法的蔓延势必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增长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将任重道远。
(四)会计信息缺乏前瞻性
新准则体系中我国的财务报告是一种历史报告,强调对已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总结。而财务报告使用者总期望不仅获得其过去的经营情况,还可以获得企业未来价值的预测性信息,比如,企业未来的风险和机遇、
企业管理当局的未来发展计划、企业盈利性预测等,以便做出比较适当的决策来把握机会或规避风险。新准则体系下财务报告列示的数据信息仍局限于以往经营状况的简单描述,会引起数据信息的历史性与决策活动的未来性之间的不对称。
四、新会计准则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改进策略
(一)为公允价值的使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创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以便公允价值的取得公开且方便,同时对公允价值的确认、运用建立更严谨和完善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