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2007年,我国开始施行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打破以往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作为执行新准则的信息披露方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反应。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给信息披露带来的影响,阐述了新会计准则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
一、新准则给会计信息披露带来的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原有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扩大了财务报告要求披露的会计信息数量和涉及范围,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增和改进的一些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量,但对于非财务信息量的披露还不够,只有基本准则对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做了简单的说明。在会计信息方面,新会计准则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特别地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此外,它还在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了中国经济的客观环境和发展特点。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会计计量、企业合并、金融工具会计等方面实现了突破,起点比较高,覆盖面广泛,内容完整,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领域的诸多空白。这些变化都会给会计信息的披露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营业绩的波动性增强
由于公允价值本身就受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而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势必影响企业会计上表现的经营业绩。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上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相比,我国作为活跃市场事后证据的市场价格等交易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难以为由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鉴证提供可资依赖的、必不可少的证据。而且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金额都是时点数字,编表后几乎所有的公允价值都会发生变化,会计信息的披露也应作出相应的变化。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