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失真
2015-01-27 01:08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小议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失真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
摘要: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可现实情况却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相当严重。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会计信息失真的缘由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产权结构
一、会计信息失真、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带来不利影响的行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经济活动有所偏差情况可分为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和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了个人利益,事前经过周密安排,故意以欺诈、舞弊等手段歪曲经济活动的会计事项;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系统本身的局限性等,造成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内容。可见,会计信息失真是一种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蓄意违反的行为。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最大特点,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契约关系之上的。在这种契约关系下,公司所有者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使经营者和股东利益一致,同时通过约束机制尽量避免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这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制度安排就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的关系。首先,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度保证。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降低信息交易成本,既使得所有者不干预企业正常经营,又保证经理层按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经营。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包括鼓励和监控公司经营者披露真实会计信息的制度安排。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其次,高质量会计信息是公司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会计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工具,主要体现了公司治理的机制和效果,其基本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公司治理行为的有效性。
最后,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存在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关键作用,会计信息既可以衡量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也可以降低投资者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从而达到降低决策风险,促使资本的趋利性流动、改善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公开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可以确保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性缺陷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营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会计信息供应链来看,会计信息是从由管理当局控制下的会计人员开始生成,然后历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最终得以向公众披露。若将公司治理置于会计信息的供应链中,我们可以发现,符合一定质量的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中的管理当局、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的责任和作用等密不可分。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制度性缺陷,笔者认为,这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最根本原因。
(一)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的制度性缺陷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我国证券市场缺乏有效约束经营者的条件
2.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缺乏竞争性
3.注册会计师审计不够规范
4.缺乏有效的处罚机制
(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性缺陷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原因:
1.缺乏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的强烈动机
2.董事会成员构成不合理
3.监事会监督功能弱化
三、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会计的本质是界定和保护产权,而有效的产权结构则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制度基础。我国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很大程度上缘于低效的“一股独大”的产权配置。因此,优化产权配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途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