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职业意识不强
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中,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恰当的职业判断,恰当的职业判断需要会计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会计理论发展缓慢,经济活动内容单一,这些都限制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我国目前有1200多万的会计从业人员,但大约60%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虽说目前会计教育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对新业务、新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作出恰当职业判断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这是其一;其二,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意识不强。建国以后,我国的会计规范就采取制度的形式。在这些制度中,既有详细的操作规范,也有具体的比例数据和处理标准,会计人员只需照章执行即可,根本用不着进行职业判断。所以我国的会计人员也习惯了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亦步亦趋来处理会计业务,形成了离开具体详细的制度就无法处理会计业务的依赖心理,面对侧重于规范确认和计量、表达更加抽象的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一时必将难以适应。在这种人员素质和职业判断意识状况下,建立在高度依赖会计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能否有效实施十分令人怀疑,其所生成的会计信息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