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会计产生的外部因素分析(2)
2015-05-20 01:26
导读:内部人控制的后果已经非常严峻,我们来看一位亿万富翁的坦言:“今天,最有效、最快的发财致富方法,就是把国有资产变成我自己口袋里的钱;国家的
内部人控制的后果已经非常严峻,我们来看一位亿万富翁的坦言:“今天,最有效、最快的发财致富方法,就是把国有资产变成我自己口袋里的钱;国家的钱实在太多了,没有谁数得清楚,也没有谁能将其看守得天衣无缝。而且,实际上许多看守国有资产的人都不反对把国家的钱放进我们的腰包,我只要取大海之一粟,足矣。”由此可见一斑。
2 从会计角度分析
2.1 会计准则、会计法规的滞后性
由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多种多样,交易和事项形形色色,而且社会经济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时都有可能冒出新的情况、新的交易和事项,所以会计准则不可能面面俱到,既对现时的所有情况、所有交易和事项做出规范,也对将要出现的情况、交易和事项做出规定,必然留有真空地带。在缺乏会计准则及会计法规指导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必须对交易或事项进行处理,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创造出一种方法进行处理。企业选择的创新的处理方法往往对其本身有利。在“救火队”式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下,会计准则的真空地带更多,从而为企业使用创造性会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会计准则的改进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金融市场以及法律和公司运作方式的快速创新。这些创新包括由金融市场发明与引进的衍生金融工具和表外筹资的使用,由社会经济结构的演进而导致的如品牌、知识产权和商誉等无形资产日益增加的重要性,由租赁、合营企业和特殊目的实体导致的公司边界的模糊。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发展最能说明这一问题。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从1981年FASB发布第52号准则算起,已经经历了20多个年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1998年6月FASB发布的第133号准则和1999年3月I?鄄ASC发布的第39号准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中的核心问题,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但是,这两个准则的发布并不说明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已经全部得到解决。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很难把握。尤其是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增长的金融创新,准则中的规定则显得相对简单和缺乏可操作性。正是由于会计准则未能及时进行改进以恰当地涵盖这些现代创新,才造成了现代会计准则的很大的真空地带,从而使得公司可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玩弄会计花招。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