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会计模式 会计责任 建立方向
一、会计模式概述
所谓会计模式,是指对一定社会环境影响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其组成要素包括:会计目标模式、会计管理模式、会计规范模式、会计核算模式、会计报告模式、会计监督模式和会计教育模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投资主导型。这种模式强调“公认会计原则”的会计,其特点是会计准则是由各社会专业团体负责制定。强调会计准则为投资者服务,维护投资者的权益,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对企业经营业绩作出评价。以美国、英国为典型代表。
2.企业主导型。其特点是会计目标是保护公司的利益,强调企业的权利。会计准则从维护企业利益、服务企业管理出发,在会计方法上给予企业以广泛的选择余地,会计职业对会计实务影响很大,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比较高。以荷兰、瑞士、挪威等北欧国家为典型代表。
3.纳税主导型。其特点是强调会计信息为国家税收服务。《税法》对会计实务影响很大,通常不允许纳税申报与财务报表严重脱节,纳税额度一般是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经过调整而得,而且规定纳税利润不得小于财务报表上的本期利润。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为典型代表。
4.宏观管理主导型。其特点是对会计实务影响最大的行政条例。有详细的会计制度,行政条例由政府直接制定,会计职业界和学术团体不直接参与会计制度的制定。会计报表的目标主要是为计划管理提供会计信息。统一性、强制性和会计方法上的无选择性是其主要特点,以捷克和斯洛伐克、前苏联等为典型代表。
二、我国会计模式的转换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目标,相应的我国的会计模式也由原先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向现时会计模式转换。
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是以“币值和商品价格稳定”为前提的,但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值和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情况频繁变动,如仍以历史成本会计组织核算,必须与其欲意反映的经济活动实际情况产生背离,不能反映物价变动后资产现时价值和企业现时生产经营能力,直接影响到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对国家宏观管理、企业内部管理及对投资者、债权人产生误导,导致决策失误。而现时会计模式根据物价变动情况,随时调整会计数据,并据此编制财务报告,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反映现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由历史会计模式向现时会计模式转换,既有利于企业摆脱物价变动的困扰,也有利于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利益,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建立新型会计模式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三、会计责任如何界定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难以治愈的顽症。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披露的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在当前,致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不单纯是一个财经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对其进行解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严重的信息失真已经引起了立法机构、监管部门、投资者、社会公众以及会计界的强烈关注,进而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相应地,如何界定会计责任也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界定主要包括: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责任界定和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中承担牵连责任,同时也便于监管部门实施会计责任追究制,有利于监督单位负责人建立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和相关制度,做到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内部单位监督制度真正发挥作用,从源头上保证会计工作有序地进行。其次,约定单位负责人以身作则,带头执法,为会计人员实行有效监督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制度上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