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物价攀升,再度成为社会各界的敏感话题,作为掌控千千万万企业命运的企业理财师———财务人员以及会计学界对于CPI到底有多少思考?沉寂了多年的“通货膨胀会计”,面对物价的上扬到底能否对企业有所作为?
大唐电信财务经理郭光莉表示,通货膨胀会计在企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过现行的新会计准则里的公允价值对其有所体现,我们对通货膨胀会计的操作经验并不多,工作的主要精力并不在这方面。
企业应防范通货膨胀风险
全年物价指数涨幅超过3%已经是板上钉钉,专家预测如果未来几个月物价控制得比较好,那么全年物价指数上涨有可能控制在4%至5%之间。
统计显示:8大类别中,5类价格上涨3类价格下降。上涨幅度最高的是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尚在可控范围内。
中国经济还在正常的轨道上行驶,可是普通百姓作为消费者却感受到了挥之不去的压力,同样与之息息相关的企业面对物价的再度大幅上涨,通货膨胀会计应采取什么对策应对多变的市场风云?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曲晓辉教授对此表示:“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通货膨胀率上涨的幅度在温和范围之内,不存在官方发布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重述财务报表的必要性。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我国当时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1988年和1989年分别高达18.5%和17.8%,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都比较关注企业会计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水平较高,1980年通货膨胀率曾经达到13.5%,导致会计的对策性反应──发布和实施第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财务报告与物价变动》,要求企业补充披露现行成本/不变美元的信息。但是,随着通货膨胀率降到5%以下,1986年美国又发布了第89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财务报告与物价变动》以取代第33号同名公告,将物价变动影响补充信息的强制披露改为自愿披露。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趋向平稳和通货膨胀趋缓,有关应对物价变动影响的会计实务对策进入停滞状态,理论研究也没有引起各国的足够重视。在当前的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能否在资本运营、筹资投资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有所作为,对企业的生存能力至关重要,对于企业长期成长能力更是一份考验。企业的CFO要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理财效益,以应对市场和物价水涨船高的大环境。”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思考
今年上半年,所有谷物的国际价格均大幅上涨。2006年谷物产量减少,但利用量增加,导致今年前两季度几乎所有谷物市场价格走强。与世界各国粮食类价格快速上涨形成较强烈对比,发达国家的食品价格上涨并不明显。今年上半年美国食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但是涨幅都在0.8%以内。
从发达国家看,食品价格上涨对全球消费品价格水平影响不大。通常,发展中国家食品价格占消费者价格的权重基本在35%以上,而发达国家却不足20%。国际市场粮食和植物油供求关系总体趋紧,是造成粮食和植物油价格上涨的最直接原因。
与此同时,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又推动了消费品价格上扬。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在需求强劲增长的拉动下,2007年上半年全球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上涨。全球贸易的强劲需求促使许多国家工厂几乎满负荷生产,导致土地、劳动力、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等的价格上扬,并最终造成工业品价格上涨。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希望物价持续上扬。”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戴德明表示,官方公布的数字,百姓的体会不一定完全相同,各国的反应也不尽相同,谈到通货膨胀会计离不开全球一体化。现在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再像20世纪20年代、30年代那样相互分割开来,而是相互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往往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经济格局。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渗透,政府对物价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越是在这种情况下,物价的持续上涨就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平衡,这也是对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政府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