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时代需求(2)
2015-07-27 01:04
导读:总之,我国现行会计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总之,我国现行会计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会计教学改进的必要性
(一)适应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我国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四年多的时间内,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贸易连年递增,国际往来日益频繁,中国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国内市场也逐步转变为国际市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迫切需要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也日益国际化,且国际化也是其发展的大趋势。相应,会计教学也要面向世界,培养适应全球化,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类人才。因此,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
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二)适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而38项具体准则中,还包括了22项新推出的会计准则,并对原有16项会计准则作了相应修改,这极大地丰富了原有的会计准则体系。如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不再采用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只保留了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这样对于原先采用后进先出,存货较大,周转率偏低的公司会造成毛利率和利润的不正常波动。新会计准则体系,将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相应高校的会计教学要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宣传和普及新的会计准则体系。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