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会计信息系统的改造必须结合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改造,本文认为,事项会计理论的应用应该由会计信息系统拓展到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会计信息系统以事项会计为设计基础,而且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也以事项会计为设计基础。事项凭证的设计是事项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关键。
关键字:事项会计 事项凭证 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引起的变革浪潮正在冲击着会计的海岸线。在20世纪70年代,它彻底地冲击着工业界,80年代它又荡涤了服务业,90年代会计界又接受了它的洗礼(Elliott,1992)。本文将以信息技术发达的网络时代为背景,讨论现行会计信息系统的改造。
一、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改造的起因
(一)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构筑在以“委托责任”为目标的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在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
会计学术界对财务会计目标的认识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一般认为“受托责任观”着眼于财务会计的传统角色,强调财务会计应反映经营者的履约责任;而“决策有用观”则是着眼于财务会计的现代角色,强调财务会计应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胡玉明,《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根据“受托责任观”,财务会计的目标(通过财务报表完成)是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至于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能否利用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做出投资信贷等决策则不作考虑。因此,以“受托责任”为目标的财务会计是难于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业务数据中有部分能以货币计量,有部分难以用货币计量。当前会计信息系统只反映货币性信息,那些非货币性信息往往被忽略,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决策中对非货币性信息的需求。
2.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如企业的债务人可能希望看到以收付实现制收集、处理的会计信息;税务机构可能希望看到用计税基础收集、处理的会计信息。但当前会计信息系统往往只能提供一种会计信息(除非会计人员不怕辛苦开设多套帐)。因此,会计信息系统如无法提供“会计频道”供使用者选择,是无法满足不同“口味”使用者的需求。
3.尽管目前信息处理的手段十分先进,但会计信息系统仍然按照手工会计的模式加工处理会计数据,提供高度浓缩的信息,而大量有用的原始信息往往被牺牲掉。这些高度浓缩的信息是无法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要。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构筑在以“委托责任”为目标的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尽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但在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方面仍存在着先天不足。根据Beaver的理论,会计信息仅仅是信息使用者所能获得的诸多信息中的一种,会计信息与其他渠道的信息(如财务分析师、媒体、公司管理人员的披露等)存在着竞争关系,这就是信息竞争理论,会计学家正在与其他信息渠道展开竞争(Beaver,1973)。如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就意味着失去顾客。没有顾客,会计信息系统也将失去其生存的能力。故此,美国有的会计学者对会计提出了“21世纪是否还需要会计”的质疑(KeeganandPortik,1995)。因此,改造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增强其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能力是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