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及其满足(2)
2016-03-05 01:00
导读:收付实现制下的政府财务报告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会计报告的信息不够完整,而权责发生制可以提供收进支出方面更全面、正确的信息,能够对政
收付实现制下的政府财务报告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会计报告的信息不够完整,而权责发生制可以提供收进支出方面更全面、正确的信息,能够对政府资产、负债进行全面地反映,还可以使治理者清楚地了解财政本钱及其在时空上的变化。
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应逐渐引进权责发生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全部的金融资产和部分负债项目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政府部分的资产一般可划分为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又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收进、对外贷款和预支资金、长期投资等。由于金融资产具有明显的未来收益性,其价值通常可以可靠地计量,完全有条件对金融资产进行确认。部分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利息、应付工资、应付转移支付款。这些负债大多数与企业的债务相似,并不会对政府部分造成特殊的计量和报告题目。第二阶段,对能够反映政府绩效的项目,即部分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采用权责发生制。第三阶段,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进行计量和报告。对于本期应负担的未来社会保障需求,可以将其作为政府的一项特殊债务,按照权责发生制予以确认。具体地说,将未来社会保障需求本期应分担的经济责任列进年度支出预算,在拨付社会保障基金时,列报当年财政支出。从长远看,这种核算方式可以使影响政府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支出需求在各会计期间得以均衡负担,避免在以后年度因人口老化、政策改革和环境恶化等因素,而带来过重的财务压力。
(三)会计主体区分为会计记账主体和会计报告主体
在我国政府会计主体概念选取时,必须从有利于实现评价财务受托责任的报告目标和加强政府财务资源治理、规范政府财务行为的双重角度出发,把会计主体区分为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记账主体又可称为核算主体,是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界定会计主体,主要解决单位业务核算及确认进账的范围题目。在确定记账主体时,可鉴戒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政府基金会计模式,以各类基金为记账主体。基金会计模式可以更好地贯彻专款专用原则,使各种具有专门用途的预算资金的界限更加清楚,便于加强政府财务资源治理,它可以更好地约束国家预算体系中的各个组织和单位严格执行国家预算,保证各项资源用于其法定用途,增强政府会计的透明度,为立法机关和公民监视提供必要的条件条件。我国政府会计可以根据复式预算的要求和政府承担的财务受托责任情况,从加强财务资源治理和规范政府财务行为的需要出发,建立政府公共基金会计、国有资产基金会计和社会保障基金会计。
报告主体一般从财务报告的目标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出发,以主体理论为基础确定。主体理论是在主体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核心是夸大一个经济实体本身的独立存在,会计要反映主体内部的价值运动,而不是持有主体权益的个人的经济活动。按照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公立单位委员会的解释,报告主体是指能够公道预期到使用者存在的主体,这些使用者依靠财务报告获取对自己履行受托责任和制定决策有用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财务报告主体可以是指政府部分、行政单位或整个政府。
(四)逐步完善政府财务报告的表露内容
1.增加政府层面财务报表和基金层面财务报表
利用基金层面财务报表着重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1)预算执行情况,即政府是否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将财政资金用于预算限定的用途,专款专用;(2)国有资产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国有资产的产权结构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3)社会保障基金治理和使用情况的信息。另外还应将各类基金财务报表的数字汇总,合并为政府部分、各级政府的财务报告,以全面反映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增加治理层的阐述与说明。
治理层的阐述与说明就是由政府部分对财务报表进行先容,为读者提供通俗易懂的财务信息。例如,假如政府发行长期债券,则需解释张罗资金的用途;假如政府的年初预算与后来的修正预算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则需要对有关变动做出解释。政府对治理业绩进行讨论与分析,有利于政府强化治理业绩的观念和形成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政治文化,同时它可以让信息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