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研究(2)

2016-03-05 01:00
导读:笔者以为,企业是否采用谨慎性原则,治理部分无法作出硬性规定,而只能作出定性要求,由于企业情况千差万别,如何制订恰当的会计政策和进行合适的会计估

  
  笔者以为,企业是否采用谨慎性原则,治理部分无法作出硬性规定,而只能作出定性要求,由于企业情况千差万别,如何制订恰当的会计政策和进行合适的会计估计,影响的因素很多,不是国家政策所能面面俱到的,只能靠企业自己把握、外部会计师监视。而且,一旦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确定,就不能随意变动。因此,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往规范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1.必须承认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必要性
  谨慎性原则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正如前文所述,它在评价会计信息质量时仍然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2.加强相关的法规,明确滥用谨慎性原则的后果
  这一点已经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有所反映。《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假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不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预备的,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事项的性质,调整金额,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是一种制约。
  3.要加强监视,强化约束机制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本钱的存在,内部人都有动机进行会计利润调节。为了减少这种倾向,有必要引进外部监视机制。另外,谨慎性原则的不当运用除了会计职员职业判定能力差等客观原因外,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利益相关者利用谨慎性原则人为调节利润,谋求自身利益。因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内部牵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减弱不当利用谨慎性原则的动机。
  4.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的充分表露有机地结合起来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首先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定时所体现的一种判定;其次,才表现为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的判定会导致其对方法的选择,当然也会导致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结果终极会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特别是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因此,凡是与谨慎性原则运用有关的、会影响投资人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对目前和未来理性判定的信息都应在财务报告中作出全面陈述,包括谨慎性原则的若干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应用的背景、产生的影响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5.进步会计职员的职业判定能力
  恰当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如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实现资本保全,否则就有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因此把握好谨慎性的标准非常关键,而制度和准则中谨慎性原则选择性的范围不断扩大,这要求会计职员必须拥有较高的职业判定力,力求实事求是、诚信为本,避免造成主观随意性。
上一篇:简论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及其满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