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会计信息表露的内容设计(3)
2016-03-24 01:08
导读: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导致一些信息内容不真实。比如说,对存货的计价、折旧的计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坏账预备和跌价预备具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比
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导致一些信息内容不真实。比如说,对存货的计价、折旧的计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坏账预备和跌价预备具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比例,对用度回属期的选择和间接用度的分摊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这些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的计提标准、不同的计量比例为企业进行报表粉饰提供了可能,从而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四)信息表露理论与制度的“滞后”
会计信息表露的内容制度是由人制定的,人的熟悉能力的有限性和财务工作的复杂性使得理论本就不能完全符合实际,从而影响到在这个会计信息表露理论体系指导下表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由于表露制度和表露理论的研究滞后,往往没有及时调整信息表露内容。
四、规范会计信息表露内容的措施
会计信息表露内容的规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应参考各种法律规范和制度准则,同时又要看到目前的会计准则制度还没有解决的,而在经济实践中产生的各种新的需要,加以规范。
(一)加大新会计准则的指导作用
1 新会计准则内容的补充和创新
新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从过往比较偏重于工商企业,扩展到了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覆盖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新型业务处理规定的空缺。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投资性房产、生物性资产、
保险合同等都有了明确的会计核算规范,这些新型的业务都有章可循了。
2 表露方法增加了新的规定
新会计准则就或有事项等不确定事项所可能引发的风险,要求企业认真甄别,将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确以为预计负债,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表露。如准则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纳进表内核算,金融风险的表露更为直接和透明,这使得上市公司进行的一些高风险金融投资可以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及时反映,使治理者直接获取相关信息,更好地履行职责。同时,投资者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情况。由于新会计准则对信息表露提出了更高的具体要求,将进步上市公司表露信息的使用价值。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 《公然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表露内容与格式准则》指导表露行为
为规范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编制及信息表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正当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中国证券监视治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制订了《公然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表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并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准则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然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按照本准则的要求编制和表露年度报告。准则的规定是对公司年度报告信息表露的最低要求,要求只要公然发行证券的公司至少要按照准则进行最低要求的表露。凡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不论本准则是否有明确规定,公司均应表露。
(二)强化分部报告信息
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及跨国公司的跨国界经营,使分部信息显得十分重要。企业提供的分部信息是确认和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的一个有力的工具,尤其是在分析赢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时,分部信息比整体信息更为有效。未来的社会仍会是企业大型化、团体化和跨国吞并浪潮迭起的社会。对一个庞大的企业而言,分部信息是总括信息的量的分解和质的深化,用户希看得到按分部提供的会计信息,缺少这些信息,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将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讲,分部信息具有与现行三张基本报表信息同等的地位。
(三)加强非财务信息和自愿信息表露
新的会计准则在对会计信息的表露内容包括结构上的不足都作出很大改进的同时,会计信息表露内容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主要是一些非财务信息应被广泛表露而此要求未在新准则中体现。会计信息系统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标准,因而会计信息是以财务信息为主,其他信息为辅的综合信息。但在高度发达的经济技术时代,每一项经济决策的做出不仅需要财务信息,也要依据非财务信息。具体应该包括: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包括应变能力、质量、售后服务、交货效率等;一些自愿性信息,自愿表露一些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以达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又可宣传公司;猜测信息,猜测企业未来的业绩和财务状况;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税收、环境保护、现有职工人数、公益捐赠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