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知识经济条件下治理会计的新特点(2)

2016-04-01 01:13
导读:(三)治理决策目标从“最优化”向“满足性”转变。 一般都以为,治理首先要决策,决策是领导者、治理者的首要职能。由此可见,治理决策在整个治
(三)治理决策目标从“最优化”向“满足性”转变。  一般都以为,治理首先要决策,决策是领导者、治理者的首要职能。由此可见,治理决策在整个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  从现代决策理论的发展,可以看到,同“物本治理”相适应的治理决策,决策目标遵循“最优化”准则,要求决策者从“客观的理性”(objective rationality)出发,寻求在一定条件下目标函数唯一的“最优解”(Optimal solution)。为此,就要求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严密的数目分析,从而把决策模式的重心放在分析性的技术方法上。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美]赫伯特·西蒙教授对这一决策模式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以为这样做“为的是产生那些非常动人的数学模型,用来表示简化的世界。在这方面,近年来人们已经提出了疑问,怀疑那些假说是否与人类行为的事实相距过远,以至根据那些假设所得出的理论同我们所处现实状况已经不再有什么关系了”(注:[美]赫伯特·西蒙著:《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作者为中译本写的“前言”。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也可以这样说,“最优化准则仅仅存在于逻辑推理中,没有实践价值”(注:袁宝华主编:《企业治理全书》(上),企业治理出版,1984年2月第1版。)。  随着现代治理从“物本治理”向“人(智)本治理”转变,决策目标以“满足性准则”取代“最优化准则”就成为的必然。  现代治理大师西蒙教授提出的以“有限理性”与“令人满足”准则取代微观经济学原来奉行的“完全理性”与“最大化原则”,是其决策理论的核心理论。其优越性,正如西蒙教授所说:“我以为,我提出的‘寻求满足的人’这一模型同那种‘寻求最优的人’的古典概念相比,在有关经济行为的经验研究中获得了多得多的支持”(注:[美]赫伯特·西蒙著:《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作者为中译本写的“前言”。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遵循满足性准则进行决策,适当地应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是完全必要的,题目是不能把它夸大过了头,不能见物不见人,把定量分析推向极端。以数学模型的定量分析为基础,决策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直观判定能力对模型输出的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以实现决策者的聪明和推断同定量模型的解析相结合,借以获得更深刻、更全面的熟悉。在社会经济系统中,人的因素总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决策的层次越高、涉及面越广、情况越复杂,战略性、非规范性、不确定性越强,决策职员和决策支持职员的远见卓识和非凡的洞察力及由此而形成的高屋建瓴式的综合判定就越带根本性。  二、治理的新特点  治理会计是融治理和会计于一体的一个专门领域,是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其特性自然是依治理的特性为转移,并随着治理特性的发展而发展。  与上述知识经济治理上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理会计呈现的新特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治理会计新方***的开创。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智本治理”的要求,以及基于对治理特性的新熟悉,治理会计应遵循艺术规律,开创出熟悉上的新的方***。新的方***,可回结为:三个“重于”、三个“并重”。(注:余绪缨:“治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治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财会通讯》,2001年第10期。)  三个“重于”是指:(1)“衡量”(measuring)重于“计算”(counting),正如治理大师Peter Drucker(德鲁克)所说,在治理上“我们需要的是进行衡量,而不是计算”(We need to measure,not count)(注[美]彼得·德鲁克著:《现代治理宗师德鲁克文选》(英文版),机械产业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2)认知性(cognition)重于精确性(precision):认知性重在整体的质的把握,精确性重在细节的量的描述。(3)悟性重于理性:是上述第2点的进一步概括:重整体的质的把握,属艺术思维;重细节的量的描述,属科学思维,艺术思维重悟性;科学思维重理性。  夸大这一点,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例如:关于顾客满足程度消长变化的分析,并不是完全靠计算就能直接把握的,深层次的题目要靠“悟”——“悟”出在深层次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思想上的方向性题目,认真进行改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顾客满足程度造成负面的种种因素。  三个“并重”是指:(1)量化与非量化并重(对可以量化的因素进行量化,难于量化的因素不强求量化,可以用其他形式如文字说明等进行反映)。(2)量化的各种形式并重:如考核成绩,100分制是一种量化形式,五分制是另一种量化形式。五分制是把学习成绩分成3个档次。按百分制,以为得76分的人比得75分的学得好一些,是很牵强的。按五分制,以为得80分的人比得70分的学得好一些,更符合客观实际,由于80分和70分属于不同档次。(3)量化的各种形式中,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也就是不把货币计量定于一尊,在治理活动中,很多因素从深层次看,是不能或不宜于进行货币计量的。如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情况、生产安全情况、员工对工作的满足程度……,是不能完全采用货币计量形式的。  上述熟悉上的新方***及其在治理会计中的应用,蕴含着人的因素、精神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主导作用。  
上一篇:试论治理会计与财务治理之关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