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治理会计在西方的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2)
2016-04-11 01:01
导读:1.全面质量治理要求对传统本钱治理和业绩评价方法进行革新。全面质量治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企业中作为综合质量控制理念的体现率先提出来
1.全面质量治理要求对传统本钱治理和业绩评价方法进行革新。全面质量治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企业中作为综合质量控制理念的体现率先提出来的,它夸大排除缺点和返工。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全面质量治理才真正受到广大理论界和企业治理部分的重视,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最高治理层直接负责下的质量政策的全面实施。全面质量治理要求质量治理的原则在企业内部各个分支机构各个部分都要实施,不仅包括产品和服务,还包括销售、财务、人事和企业其他部分。这一过程还可能延伸至企业外部,包括与供给商和顾客的伙伴关系。全面质量治理要渗透企业文化,而且要永远不断地建立新的沟通标准,而这些可能会潜伏地与会计系统发现、加工和报告相关的质量信息相联系。终极,全面质量治理改善产品的有用性和降低本钱。因此,质量治理被看作是本钱题目的一部分。全面质量治理的内在理念使得它不仅适用于产品的生产,而且适用于产品的治理、分销和服务的全过程,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另外需要夸大的是,全面质量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在每个阶段都能取得效益。因此,用量化的本钱效益原则往衡量全面质量治理并不是触及本质的一种方法。
2.物料需求计划要求对传统本钱治理和业绩评价方法进行革新。物料需求计划主要关注通过计划订购原材料的时间以进步效率,并且规划企业的终极产品的生产流程。这样做可以保证企业购买和制造的材料与部件在下一个生产阶段需要时被分派出往。在物料需求计划下的本钱治理系统里,可以提供原来传统本钱会计系统里没有的财务本钱数据。Camp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