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治理会计模式探讨(2)
2016-04-23 01:02
导读:二、我国中小企业治理会计模式 (一)我国中小企业治理会计模式的影响因素 1.经济体制和法律环境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治理会计模式就是在传统治理会
二、我国中小企业治理会计模式 (一)我国中小企业治理会计模式的影响因素 1.经济体制和法律环境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治理会计模式就是在传统治理会计模式基础上,运用现代治理会计,为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服务的方***。我国的经济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是从旧体制转向计划经济体制;第二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前一转变,我国全盘照搬苏联的治理会计模式;后一转变,则大量吸收西方(主要是美国)的治理会计模式。但由于西方国家并不重视体系研究,从而使我国会计界无所适从。 我国的法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需要完善和补充,并加强监视和治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得到了补充和完善,如《公司法》、《税法》等。但是非正当会计行为在企业中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着治理会计的有用性和相关性。 2.中小企业的特点因素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有:总体规模较小;经营方式灵活多变;治理方式比较自由;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治理会计模式的构建既要积极鉴戒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治理会计模式的先进方法,如战略本钱治理模式、价值链分析法、作业本钱法等,又要区别于我国普遍引进的治理会计模式,因其理论脱离现实,理想化程度较高。 3.企业职员素质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 在众多中小企业当中,企业治理职员不够重视治理会计的使用,并以为除了企业财务职员,其他职员不必要懂得治理会计知识甚至是一般会计知识,这就导致了治理会计使用时职员传递的脱节。企业治理者只知道抓生产、抓销售,却不懂得如何利用治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而且,中小企业的特点往往导致其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企业信息失真,导致了治理会计信息的不相关性。 4.治理会计模式实施本钱因素 我国治理会计的现状可以总结为:治理会计模式的理论研究远远超过其在企业的实际应用程度。中小企业治理会计模式没有定式,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构建治理会计模式的同时,尽可能使治理会计模式操纵起来本钱更低。中小企业经济实力较弱,而且经营规模小,方式灵活,公司短期利润效应比较严重,不利于构建复杂的治理会计模式,甚至难以配备专门的治理会计人才,这也是治理会计模式难以在中小企业中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方面的题目,理论界有必要在研究治理会计模式的同时,留意开发实施的本钱。 (二)我国中小企业治理会计模式:战略本钱目标价值链分析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治理会计模式要基于各种因素,建立以实现战略本钱为目标、综合运用作业本钱法和价值链分析法来改善治理会计实施环境、优化企业战略治理、进步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模式体系。 首先,区外传统治理会计模式,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制定战略本钱模型。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除物质方面以外的企业无形价值及社会价值。传统治理会计以企业价值增值为目标,进行各种经营活动。它往往指“实物”的价值,通过进步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来实现。而现代作业本钱法启示我们,企业的价值增值不仅局限于“实物流”和“工作流”,还有与作业相关的工作,都可能引起作业本钱的变动。所谓战略本钱目标模型,是指综合把握企业内、外部环境,以作业为单位,制定最优战略本钱目标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 图1中小企业治理会计模式适用于我国一般中小企业。企业以实现目标的治理会计流程的基本相关信息为出发点,构造战略同盟价值链,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编制本钱预算,制定生产、销售、定价决策;然后进行价值链业务流程再造与质量治理;最后按部分、小组进行业绩评价分析。这里的本钱不仅仅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实物本钱用度耗费,而且应该扩展到经营和生产的流程过程中,以创造价值的作业为基本单位,结合作业本钱计算方法,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分析、决策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