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会计治理模式简介
2016-05-08 01:02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地方会计治理模式简介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设立局"的会计治理模式 80年代末,为适应体制
●"设立局"的会计治理模式
80年代末,为适应体制改革和经济的需要,加强政府对会计工作的宏观治理,解决经济生活和会计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一些地方进行了组建政府主管会计工作的专门机构-会计局的探索,直至1998年底全国设立会计局167家,其治理范围大致包括:会计职员治理、会计制度治理、会计电算化治理,其他会计事务治理等。
设立会计局,是深化会计事务治理工作改革的一个大胆偿试,这样做有三条好处:
一是随着机构的建立,气力进一步充实,职责进一步拓宽;
二是各级领导更加重视会计工作,进步了会计的地位;
三是可以更好地为会计职员服务,为各单位做好会计工作服务。
●"会计委派制"的会计治理模式
进进90年代后,特别是在1995年朱镕基总理提出"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约法三章"后,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不少地进行了以会计职员委派制为主要形式的会计职员治理体制的改革试点,由于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1998年、1999年召开的中纪委全会上,作为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的措施之一,中纪委正式提出试行会计职员委派制,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有105个地级区(市),414个县(市)进行了会计委派制的试点。
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具体做法:
第一,会计职员与所在单位脱钩,回属同级财政编制,或者单独成立国家及各地方会计局实行同一治理;
第二,会计职员的工资、补贴、福利等均由相应会计主管部分发放,或会计局发放,各单位同一向会计主管部分或会计局上交工资基金;
大学排名 第三,会计职员的人事档案、任免、考核赏罚等均由会计主管部分或会计局直接治理。
从试点情况看会计委派制的主要形式有:
一是直接治理形式。
二是委派财务总监的形式。
三是委派主管会计的形式。
四是财会集中制形式(也称为“零户统管”形式)。
五是乡镇集体会计计主管职员委派形式。
六是对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账目集中核算治理。
七是企业团体内部由团体(或总公司)向下属企业委派会计职员的形式。
委派制试点的效果,主要体现在:
一是强化了国有资产和财务治理,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是为从源头上制止浪费浪费、贪污***和官僚主义提供了可能,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风气的好转;
三是稳定了会计队伍,进步了会计职员的素质;
四是进步了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规范了会计工作秩序;
五是加强了会计监视,进步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六是会计治理工作得到重视,会计治理队伍得到充实。
应该肯定,设立会计局的探索和进行会计委派制的试点,都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政府主导型会计治理体制的有益尝试。
实行会计委派制所产生的相应的:
(1)会计主管部分或会计局与、单位的关系变得复杂化,有可能打击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2)委派的会计职员企业、单位不接收怎么办?
(3)委派到不同单位的会计职员工作质量如何评价?工资待遇是均匀发放,还是按劳分配?会不会出现“均匀主义”、“大锅饭”?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4)被委派会计职员与所在单位“共谋激励”如何防范?
(5)什么样的企业采用委派制?是否所有规模、所有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单位都派会计职员?
(6)我国企业单位众多,需委派的会计职员队伍非常庞大,会计职员哪里来?怎样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