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研究(2)
       2016-07-04 01:02
      
	  导读:这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石。具体来讲,就是要尽快真正建立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治理、政企分开,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
	  
        这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石。具体来讲,就是要尽快真正建立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治理、政企分开,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所有者能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全体治理者所实施的监控;同时也使治理者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权限,进一步强化对生产经营治理过程的监视与控制。总之,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才会有动力往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研制开发的控制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研制开发是一项
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诸多学科,如计算机学、
会计学、系统工程学等,而且还涉及到其系统是否遵循当前的会计法规和财经制度的有关规定。为此,财政部规定只有省以上(包括省级)财政部分才可以组织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评审,目的是为了保证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质量。然而,大多数商品化会计软件仅仅是手工会计的功能模拟,而在内部会计控制这方面却先天不足,又没有好好地解决这些题目。例如,当前的会计软件大多数采用XBASE数据库治理系统,数据安全性较差,尽管各会计软件系统采用了一些内部控制机制,如设置口令、设置使用权限等,但对与把握XBASE的人来说,这些都形同虚设,起不了作用,由于可以直接打开数据库修改数据,并且保证数据库之间数据的一致性。还有数据修改不留痕迹,在机内没有相应的数据修改记录,不能为审计工作留好接口。再有岗位分工是手工操纵中的重要内部控制手段,这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虽有体现,但还不够公道明确,实践中可操纵性不强。因此,财政部分在依据《会计电算化治理办法》、《产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法规对商品化会计软件进行评审时,在基本功能模块符合规定的条件下,不能忽视对软件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使会计软件公司明确自己的责任,严格规范会计软件产品的程序系统在数据输进、处理、输出、传输和安全保护的控制功能。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3.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的治理制度
治理制度是保证实现会计电算化安全、正确、可靠的先决条件。不建立和完善有关治理制度,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反而有可能造成会计工作的混乱,甚至给企业和国家造成损失。治理制度一般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1)各种职员的岗位责任制。确定各种职员的职责范围及其考核办法。
(2)安全保密制度。制定口令密码的使用和治理办法,机房、保卫、数据资料安全等方面应遵循的制度。
(3)机器操纵治理制度。规定应遵守的机器操纵过程和应留意事项。
(4)数据治理制度。规定输进、输出、存储、查询、使用数据应遵守的制度。
(5)会计档案治理制度。修订《会计档案治理办法》,重新规定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办法以及领用手续。
(6)系统维护治理制度。规定系统维护的申请、审批和应完成的任务。
(二)微观方面
1.加强电算化系统的组织控制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首先要有恰当的组织控制。组织控制的最基本要求是达到恰当的职责分离,使系统中的有关职员正确、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能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和不法行为。,由于我国各类规模、治理方式及方向不同,因而电算化系统的组织机构设置也不同。各单位有权自行选择,但不管什么组织机构设置,都必须贯彻五分离原则:
(1)业务审核与机操纵相分离。
(2)输进数据预备与计算机操纵相分离。
(3)输出文件处理与计算机操纵相分离。
(4)程序编写修改与计算机操纵相分离。
(5)程序和数据文件的保管与计算机相分离。
2.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各部分的控制责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良好的基础工作是会计电算化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是在预先设计好的程序下进行的,要求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计算性能否输出正确的会计信息,不仅取决于处理程序的正确与否,还取决于计算机录进的数据是否正确。为此,企业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地设定企业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明确各个控制主体和责任人,规范必要和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