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会计发展的新视角(3)
2016-07-17 01:00
导读:有鉴于此,笔者以为,要坚持治理会计规范化好的出发点,但在具体安排上,应避免走财务会计准则式的狭义规范模式即财务会计管制,由于二者要规范的
有鉴于此,笔者以为,要坚持治理会计规范化好的出发点,但在具体安排上,应避免走财务会计准则式的狭义规范模式即财务会计管制,由于二者要规范的对象从根本上来说就存在公共信息产品和私人信息产品之分,只有基于这个熟悉,才能正确地对待治理会计的规范化题目。尽管治理会计狭义规范模式存在规范的难度和负面性,但是从更广泛意义上来看仍可以和值得做一些具有规范意义的事情。如:(1)就治理会计知识体系中可以结构化的东西予以总结,以形成较为同一的基本理论语言——概念、方法和原则,目的是使企业在治理会计的()和交流(研究)上,有较为一致的口径;(2)有关部分或专业团体可以提供指南和推进治理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案例研究,总结和整理实务界的治理会计的典型案例,以供企业学习、鉴戒和推广、发展;(3)先容一些新的治理会计的方法供企业试行,并总结其中的题目;(4)进行治理会计师的认证、资格授予和执业治理,发展治理会计职业认证。
5、治理会计的市场化和企业在治理会计上的投进。对治理会计广义的规范工作作为企业利用治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为改进治理效率、进步经济效益提供了便利,能引导企业和市场加强对治理会计的研发,即通过治理会计市场化来推动治理会计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的研究和开发。治理会计市场化是职业治理会计师和相关从事治理会计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团体立足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治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发展与成熟的一条必由之路。
而且,基于治理会计信息的私人信息产品属性,决定了治理会计具有市场化的可能和潜力,而这能解释职业治理会计师的工作的存在和市场定位。事实证实,全面质量治理体系下的质量本钱治理会计的产生和应用,日本企业首创适时制生产系统(JIT),都是企业研发治理会计方法的典型案例。因此,要充分熟悉企业在治理会计发展上的潜能,通过一定的政策以及制度设计支持和鼓励企业在治理会计系统应用和开发上的投进,而不是通过某种狭义的规范化行为往遏制企业在治理会计创新上的潜能。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竞相采用较好的治理会计方法,设计适合本企业的治理会计制度,要成为有利可图的事,而对于职业治理会计师更是如此。因此,要推动治理会计事业的发展,就要在治理会计人才引进和培养、治理会计的制度设计和治理会计新方法的研究和推行上进行投进,并把对治理会计的研究和开发提升到培育和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来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