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下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3)
2016-08-01 01:00
导读:(二)加强应用程序控制 1.输进控制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输出质量,主要取决于输进数据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输进数据的正确性。在
(二)加强应用程序控制
1.输进控制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输出质量,主要取决于输进数据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输进数据的正确性。在输进控制中应坚持以计算机程序控制为主,原则上尽量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
2.数据处理控制
是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内部数据处理活动(数据验证、计算、比较、合并、排序、文件更新和维护、访问、纠错等等)进行的控制。处理控制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进行的。主要有处理的流程控制、数据修改控制、数占有效性检验和程序化处理有效性检验。
3.输出控制
会计信息的输出包括查询、打印和向软盘输出等形式。内容涉及各种会计报表、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输出控制最重要的目标是保证各种输出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输出控制主要包括:输出数据的正确性控制和输出权限控制。
(三)加强档案控制
档案资料是会计信息的根本性凭据,也是校验电算化会计信息的最原始、最可靠的资料,因此,作好会计档案工作是加强内部控制的手段之一。一要依据《会计档案治理办法》制定单位内部电算化会计档案治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分别存储于纸质和磁性介质上,对此必须进行分类保管,其中纸质会计档案,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应根据《会计档案治理办法》的规定妥善保管,保管期限为15年或永久保存。磁性介质会计档案应以只读方式保管并做双份备份,并尽量采用光盘存储且分别存放;二要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密措施。三是应当设置电算化会计档案治理岗位。各单位在设置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时,应设专职或兼职电算化会计档案治理职员。会计电算化档案一般不得外借,因恢复历史数据借用时,要经单位财务负责人批准,办理相关的借阅手续,经手人必须签字记录,在恢复历史数据过程中,操纵职员不得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内容进行非法删除和修改,回还时还应认真检查病毒,防止病毒感染。因工作岗位调整而更换电算化会计档案治理员时,要办理移交手续并编制电算化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四是要重视改善电算化会计档案治理的环境。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四)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视的制度安排。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而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一是要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用度签字是否符合公司控制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二是要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三是要监视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正当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四是要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骨干气力的培养
近年来,会计职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的缺乏成为制约企业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影响的瓶颈。为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上风和所用软件的功能,处理日常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题目,缓解技术压力,降低咨询维护用度,建议实施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培训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熟知财务软件知识,对计算机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熟悉的会计职员,既可进步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又可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企业通过会计内部控制活动,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