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治理会计的两个评价(3)
2016-10-17 01:00
导读:2. 治理从其体系上看,部分内容脱离了“本钱”这一主导线,从而使其内容体系显得很不系统。如上所述,治理会计的根是“本钱”,几乎大部分学者都以为“
2. 治理从其体系上看,部分内容脱离了“本钱”这一主导线,从而使其内容体系显得很不系统。如上所述,治理会计的根是“本钱”,几乎大部分学者都以为“本钱会计是治理会计的雏形”。(朱海芳《治理会计学》),无非治理会计侧重本钱治理,包括本钱、本钱计划(猜测)、本钱决策(制订)、本钱控制,而本钱会计侧重本钱事后核算,这一点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假如现有的治理会计体系沿着“本钱”这一主导线沿伸下来,无论在系统性,还是在逻辑性,以及深进性方面都会有更公道的安排。但是在大家认可的体系中,硬要把属于财务治理内容的投资决策,全面预算等内容穿插于进往,从而在内容体系上显得很杂乱,并且模糊了治理会计的本质属性,造成了思想上一定程度的混乱。
3. 治理会计从其论体系上看,它并没有形成独特的方***。在方***体系中基本按照猜测、决策、控制三大板块安排的,实际上这些方***是管的主体内容,另外治理会计还吸纳了统计学方法、学方法(杠杆即弹性系数)、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方法,但它没有像统计学那样由统计调查、整理、分析组成系统方***体系,也没有象治理学那样对猜测、计划、控制等方***做出解释,更没有像会计学所形成的划分科目、填制凭证、登记进帐、试算平衡、编制报表这样严密紧凑的方法体系,更不用说会计学独特的复式记帐(特别是“借贷”)方法所组成的平衡关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治理会计的方***体系不能纳进“会计”体系,它与“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是格格不进的。撇开会计不谈,人们对“会计”所形成的心理定势,凡是学科的“会计”,包括会计、银行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都必须含有复式记帐方法,假如缺少复式记帐方法,一律不宜称为会计。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虽有五大帐户,虽有资产负债表,虽有现金流量表,但由于其数据不是从借贷帐户中取得的,只能把它划进“统计”范畴。治理会计中由于没有“会计”特有的方法,而在已有的方法中又显得杂乱无章(特别是短期经营决策一章),没有普遍推广的价值,所以说它在方***上也是不成功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 治理会计理论也处于几度“夕阳”状态。目前对治理会计有所研究的职员主要是来自高校教师(个别来自企事业单位),而这一部分教师也大多数不愿从事专职的治理会计讲授,他们仅把治理会计的研究也作为一种业余爱好,难得有较深进系统的研究。以“中心财经大学为例,在过往八年间,每年约有25名经国家统考进学会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而以治理会计领域作为毕业选题的每年只有1到2名,并且有几年甚至无一人以治理会计为题做为毕业论文”①,这一数据基本体现我国各高校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总体情况,也比较集中体现在较高层次上目前治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状况,即使我国治理会计最初热心先容和引进的学者,也开始转移自己的研究方向,这都说明理论界对治理会计的由热转冷趋向。现状如此,其理论研究出路,也是值得深思的。
三、 治理会计路在何方
治理会计的现状已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忧虑,它将如何发展也引起了理论工作者和业务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因此在基于以上两个评价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以下两个方面,探索比较可行的出路。
1. 清理思想,强化治理会计的“治理”理念,淡化治理会计的“会计”地位。本文从来不想否认在中,加强企业的内部核算和本钱控制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在制造业和重产业加产业中,非常需要强化“本钱治理”这一环节。实践也证实,凡是坚持强化“治理”理念的企业,凡是把“治理”进步到非常重要地位的企业,无论市场有多少困难,也无论企业面临多糟糕的环境,企业都能保持一种良好的运行状态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强化“治理”这一理念。“在我国解决治理会计应用的题目,既不能停留在一般理论研究上,也不能满足于成功案例的推广上,更不是通过知识普及就能奏效的,而应从基本理念上进步治理会计应用实效理出一条清楚的思路。”②在这里杨雄胜也特别夸大“基本理念”,实际上也就是夸大“治理”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就是夸大要加强“本钱治理”,例如像邯钢所推出的“市场模拟,本钱否决”所贯串的基本理念就是强化本钱的全员“治理”和全面“治理”,可见“治理”二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