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略治理会计(2)
2016-10-23 01:23
导读:比如对零部件加工是自制还是外协。这样一个生产决策为例,从治理会计的观点看,只要外协价格超过企业自制的变动本钱就应由企业自行生产制造。这是
比如对零部件加工是自制还是外协。这样一个生产决策为例,从治理会计的观点看,只要外协价格超过企业自制的变动本钱就应由企业自行生产制造。这是在不考虑企业所处的境况及企业自制零部件质量水平的条件下,只顾企业短期利益,忽视外部环境状况的决策。假如企业生产零部件的生产车间加工工艺落后,治理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竞争意识,零部件加工质量与市场上其它厂家比有较大差距,该零部件假如由企业自制,终极将导致产成品整体质量水平的低下,终极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企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经营治理人才的竞争,一个具备丰富治理经验、把握现代治理知识的高级治理者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无不是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这就要求高层治理职员既要有战略意识、具备战略思想了解把握战略治理理论也要熟悉现代治理会计知识,而能把这两种知识融为一体,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无疑将给企业竞争能力的进步提供了一种犀利的武器。这种融合,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转化为理论指导。但这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企业经营实践者一起来实现。
现代企业竞争的白热化一点儿不亚于历次世界大战,只不过战争更多的是依靠正义与武器,而企业竞争更多的是依靠科技与治理。
战略治理会计应运而生正是基于上述两点,它从全球范围和长期发展来看待企业的行为和目标,时刻关注跟企业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它不仅收集、加工、整理、报告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更注重研究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的上风。通过研究本企业产品和劳务在其生命周期中所能实现的、客户所需求的价值以及价值在企业内部的形成过程,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总收益。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战略治理会计的特征
1、战略治理会计着眼于长远目标、注重整体性和全局利益
现代治理会计以单个企业为服务对象,着眼于有限的会计期间,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追求企业当前的利益最大。它所提供的信息是对促进企业进行近期经营决策、改善经营治理起到作用,注重的是单个企业价值最大和短期利益最优。
战略治理会计则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当企业间的竞争已上升到高层次的全局性战略竞争时,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生存空间、追求长远的利益目标己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题目。战略治理会计适应形势的要求,超越了单一会计期间的界限,着重从多种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以终极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而不在于某一个期间的利润达到最大。它的信息分析完全基于整体利益,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不会用团体利益往交换某个成员企业的利益,有时甚至会为顾全大局而支持弃车保帅的决策。战略治理会计放眼长期经济利益,在会计主体和会计目标方面进行大胆的开拓,将治理会计带进了一个新境界。
战略治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估跨部分决策的循环过程,要从整体上把握其过程,既要公道制定战略目标,又要求企业治理的各个环节密切合作,以保证目标实现。企业治理是由不同部分完成的,必须以企业治理的整体目标为最高目标,协调各部分运作,减少内部职能失调。相应地,战略治理会计应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战略治理活动。 2、战略治理会计是外向型的信息系统
现代治理会计服务于企业的内部治理,是一种内向型的信息系统,在市场竞争不十分激烈时,企业只要努力降低本钱,进步劳动生产率,就能在市场立足。因而现代治理会计致力于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各种指标的纵向比较。它不太关注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它所提供的只是单个企业自身的数据,而不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相对上风。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战略治理会计站在战略高度,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局限于本企业这一个环节,而是研究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企业上家和下家的信息,努力改善企业的经济环境,夸大企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协调一致,以求得产业的最优效益。战略治理会计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形成的"战略三角",收集、整理、比较、分析竞争对手有战略相关性的信息,向治理者提供关于本企业与对手间竞争实力的信息,以保持和加强企业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上风。战略治理会计夸大比较上风,从相对本钱到相对市场份额,它所关注的是相对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向治理者提供的是比较竞争本钱和比较竞争上风的信息。战略治理会计通过对企业内外信息的比较分析,了解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地位的变动。战略治理会计拓展了会计对象的范围,是一种外向型的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