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下会计控制的思考(2)
2016-10-27 01:09
导读:三、关于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 企业可以看作是各种职能、各种业务处理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集合体,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和目标的系统。为保证系
三、关于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 企业可以看作是各种职能、各种业务处理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集合体,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和目标的系统。为保证系统的配合和协调、保证企业经营方针和系统最优化目标的实现,需要采用一系列,通过计划、预算、内部控制、、稽核、报告等手段,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控制。会计电算化为企业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治理创造了条件,这种会计控制通常有以下特征:①充分利用电算化会计信息。借助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重新分类和整理,通过系统接口或集成方式做到数据共享,一次输进,多次使用。②需要进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再开发或二次开发。增加辅助核算,把以运筹学为主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开发成方法库和模型库,并同会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利用计算机先进快速的处理和计算上风实施会计控制。③会计职员可以专注地进行会计分析、制定控制标准和参与决策。④计算机自动报警和实时控制。即将控制标准事先输进会计系统作为“控制线”,执行中一旦出现差异,就激活计算机自动报警,以及时调节或改正作业。一般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包括效益控制、资产控制和风险控制等。 (一)效益控制。效益控制的目标是以最小的资金占用和耗费,最优的资金投进组合,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简单地说就是使本钱最小化而利润最大化。包括制定计划、编制预算等事前控制和跟踪计划实施、进行本钱、用度指标分解、采用限额开支和责任会计等事中控制。利用计算机的辅助核算,天生适合治理和控制要求的企业内部效益控制报告,如本钱费报告、合同执行报告、责任中心报告等。会计职员应集中精力利用计算机的计算和处理结果进行会计分析,并应对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着重进行分析、。 (二)资产控制。资产控制的目标是保持资产实物的安全、完整并使其保值、增值,以实现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这种控制可以分为实物控制和价值控制两类。对资产实物的控制,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和授权审批控制,运用计算机进行实物资产治理,对资产的购买、保管、领用、处置应有完整记录并定期清查和核对,还应经常对内部控制程序和控制执行情况实施审计控制。资产的价值控制,主要包括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实施财产保全控制,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折旧方法并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及时进行固定资产大修理等,保证企业再生产顺利进行。 (三)风险控制。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随时面临着风险的困扰。风险控制的目的是,在实现经营获利目标的条件下,使企业风险达到最小。企业风险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具体又可分为决策失误风险、市场变化风险、投资风险、筹资风险等。这些风险会使企业偏离其经营目标,运用恰当的会计控制可减低或消除这些风险。在具备及时、正确、充分的治理会计信息和报告的基础上,利用市场、产品、客户、竞争和环境因素等多重变量的各种的决策模型,通过计算机反复进行模拟实验以控制决策失误风险。对于影响收进实现,或者造成本钱、用度超支等市场变化风险,通过敏感的会计信息及时进行调节控制,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此类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通过对投资项目事前进行评价、事中密切跟踪以及对投资效果的适时分析和调节,运用投资评价模型和投资项目治理模块。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筹资风险一方面包括筹资本钱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指由于企业融资而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直至破产的风险。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系统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控制和调节负债资本结构,适当减低企业还本付息压力,避免支付危机,以维护企业正常的能持续经营的财务状况。 「」 1、李明。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物价出版社,2001-08 2、赵保卿。会计监视实务。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3、法规信息资料。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办,200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