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若干问题研究(4)
2017-08-04 06:57
导读:会计准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应用需要有相应的制度环境。我国上市公司自身仍存在很多的治理缺陷,如国有企业的股东缺位、一股独大现象、债券监
会计准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应用需要有相应的制度环境。我国上市公司自身仍存在很多的治理缺陷,如国有企业的股东缺位、一股独大现象、债券监督不力、对大股东的侵占行为缺乏治理约束等;同时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还有待完善,市场监督体系薄弱,基本法治基础缺失,这些不仅导致公司缺乏对高质量盈余的有效需求,而且助长了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和粉饰报表的动机,从而降低盈余质量。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盈余质量,在加强准则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快推进公司治理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等制度变革,如加大诉讼风险、完善股权治理、解决出资人缺位等,积极培育公司对高质量盈余的有效需求。只有准则建设和制度建设“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显现会计管制的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段艳琳.解读新会计准则体系[J].投资北京,2006,5:34-38.
[2] 顾中国.对新会计准则变革的几点理解[J].会计之友,2006,6:90-91.
[3] 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3:7-10.
[4] 李琳.新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J].中国农业会计,2006,6:12-14.